“未来汽车有四大形态:移动的多功能空间、大型智能和计算终端、数据采集载体和能源储能单元,是兼具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第三生活空间。面对这样的未知局面,只有手握‘软件、差异化服务、完备智造链’三把利剑,才能成为头部玩家。”在6月18日举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如是表示。
在其看来,新发展正为汽车行业带来新变化。伴随通信技术、互联网科技、半导体技术进入车辆,纯机械架构的逻辑已被颠覆,汽车形态发生改变,汽车产业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
在算力足够的前提下,汽车形态可能千变万化,汽车将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而是基于“新汽车”所提供可持续的、基于场景的服务。
变革与政策正双向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元年,“双碳”目标不断深化,为各行各业加速推进绿色变革发出了动员令。异常严苛的新欧七排放标准,也传递了“全球汽车产业向低碳转型”的迫切信号,对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能源发展成为企业必选项,也构成了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10月,长安汽车便开启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初步提出战略定位和转型目标;2019年初,制定战略架构及关键路径;2020年底,长安汽车不断审视、迭代优化,至今已升级到4.0版本,提出打造“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的目标,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5月10日,长安汽车迎来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第2000万辆正式下线。1-5月,长安汽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集团销量102.8万辆,同比增长61.4%。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83.5万辆,同比增长72.9%。UNI序列两款新品的产品均价分别已达12.3万元和16.7万元。
“在智能化领域,我们成功运营了国内车企首个百万级智能网联混合云平台,累计服务291万人次;投放智能网联汽车128万辆,位居全球前列。我们构建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立体交通三大产业生态,掌握了IACC、APA6.0等200余项核心技术。”王俊透露。
王俊还介绍,在新能源领域:1-5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销售27753辆,超去年全年总量。蓝鲸iDD混动系统已于重庆车展首发亮相,实现高性能蓝鲸发动机、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超大容量PHEV电池和智慧控制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搭载的首款车型UNI-K PHEV将在今年下半年与大家正式见面。在数字化领域,长安汽车积极推进“数字运营”工程,建立大数据运营体系,整合内外部130余个系统,构建2400余个运营指标,实施数字化仿真及制造运营等,新品上市周期缩短30%、制造效率提升20%;以工业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工厂,实现制造过程透明化,设备联网率达到95%。
“我们将围绕‘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重构以长安为主导、合作伙伴共创共赢的新局面;与华为、腾讯构建新的合作方式,打造新的产业朋友圈。”王俊透露。
最后,王俊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中国品牌之间加强沟通、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共创。建立沟通机制、协会等平台,将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二是在智能化、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比如就前瞻共性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中国汽车品牌需要有这种态度和自信。三是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防止行业无序竞争,研究新格局下的产业政策开放度。四是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到各地示范推广、消费激励、使用环境优化等落地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意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