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芯公司李德建:勇攀工业芯片科技高峰的“芯创客”

发表时间:2021-06-16 17:04
分享到:

  范俊丽、赵荥、刘瑞婷

  “祖国和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智芯公司李德建每次承担工作任务时的“口头禅”。他有这样的豪言壮语,更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他主持研发的“海燕”系列工业主控芯片,已发展出3个系列20余款产品,其中低功耗芯片静态功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德建是一名在芯片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老党员,是电力工业芯片领域迅速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系列电力工业芯片的研制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工业芯片企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芯”,牢记使命
  李德建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他就始终把个人的理想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毕业后,从事芯片研发工作的他始终铭记“行胜于言”的校训,俯身研发,取得多项创新成果,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8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研发的“海燕”系列工业主控芯片,已发展出3个系列20余款产品,在电网多款二次设备上得以推广应用。先后荣获集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2015年,智芯公司开始发力工业主控芯片。在芯片设计领域,主控芯片复杂度最高、设计难度最大。李德建把启动项目设定为工业应用场景亟需的“低功耗主控芯片研发”,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指标,静态功耗达到1uA以下。他带领团队,克服积累重重困难,跑工艺厂,比工艺线,仿库模型,最终确定所有技术参数细节。精雕细琢,终成佳品。“海燕330”芯片静态功耗小于0.8uA,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填补多项设计技术空白,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该芯片已在输配用电环节的多款设备上推广应用,累积应用量超过500万颗,经济效益显著。
  为攻克工业领域芯片“卡脖子”技术,李德建将高效采集芯片研发策略定为各个技术方向同步攻关、成熟一个模块就流片验证一个模块。他与科研团队扎在一起,无数场挑灯夜战的会议,多少个无休的节假日,暑往寒来,历时18个月,芯片终于研发成功,所有指标全面符合要求,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提供了坚强技术保障。
  正是凭借“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李德建作为国网调度通信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的负责人,从跟踪替代到需求引领到生态创新,实现了芯片功能性能、可靠性,操作系统易用性、生态支撑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成功推出电力领域自主、可控的边缘计算软硬件基础平台,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智能终端、继电保护设备等场景,为国家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攻克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推出电力边缘计算操作系统,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能源控制器中得以广泛应用,有力推动电网智能化进程。
  科技研发的道路没有终点!面向未来,李德建将带领他的团队,朝着“铸造工业最强芯”目标奋力奔跑,在方寸芯片之间铸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