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覆盖450余个城市 换电模式仍在起步

发表时间:2021-06-15 19:5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余娜

   6月11日,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编制的《2020-2021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省市(超过450个城市),覆盖率超过90%;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电运营商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市场领域进一步细分、 参与主体涉及领域更多且收入来源多样化。
  “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下一步,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将加速充电桩与通信技术、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的融合,利用新的技术来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充电桩行业的盈利能力。”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
  
  前十大公共充电运营商占比超9成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 500万辆,保有量占全球的50%以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截止2020年12 月底,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79.8万个,私人充电桩数量87.4万个,规模持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碳排放目标以及新基建的激励下,充电基础设施有望开始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我国公共充电桩区域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超过5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一万台的十八个省份占比达92.4%。2020年,主要省份公共充电桩都有一定数量的增加。
  2020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实现充电70.57 亿kWh,在疫情影响下仍然接近上一年的充电电量。其中,2020年2月,全国充电电量仅为1.72亿kWh,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3月~9月全国充电电量呈现快速上涨趋势。
  2020年,我国公共充电设施运营集中度依然较高,其中前三大充电运营商占比达到68.28%,前十大运营商占比达91.69% 。前十大运营商依次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南方电网、上汽安悦、普天、云杉智慧、易充网、南京能瑞、森通智达和联合快充。
  相对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20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换电站555座。目前国内主要的换电设施运营商有奥动、蔚来和杭州伯坦三家,三家分别运营286座、175座和94座换电站。”仝宗旗透露。
 
  大功率应用及充换结合亟待进步
  2018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大功率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无线充电等技术逐渐成熟。
  《报告》分析,当前大功率快充有两种实现路径,一条路径是以部分车企主导的,在2015版国家标准充电接口不变的基础上向上扩展;另一条路径是研究中的Chaoji标准。
  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应用将逐步显现。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无线充电技术尚处于探索应用阶段,无法实现跨运营商充电,且应用场景不明确,技术规范和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
  “2020年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加大,加强了充电设施计划项目的管理, 制修订计划项目推进整体有序。2020年度共发布标准12项。”仝宗旗说。据其透露,未来充电技术创新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功率充电技术加快推广应用;二是车网互动技术;三是充换结合。
  伴随充放电技术的进步,以及多产业融合的演进, 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亦不断创新。
  《报告》分析,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主体多样化;二是市场领域更加细分;三是收入来源多渠道化。
  参与主体上,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体由以运营商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多方合作的产业推进模式。市场领域上,由原来笼统的公共和专用领域逐渐细分为以车型结构为服务对象的多领域市场结构,同时部分区域根据当地政策扶持重点以及车辆运行模式又进一步细分市场结构 (例如出租网约的换电领域、充电领域等)。收入来源上,正由原来单一充电服务费模式逐渐向设备运维服务模式、代运营分成模式、大数据 价值挖掘模式、站点增值服务拓展模式等演变。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充电设施+车联网的深入发展,充电设施的产业生态正逐渐扩展到汽车服务、能源供给以及车网双向互动等领域。
  “未来,充电设施质量水平将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产品标准化、设施优化原材料系数以及改善加工工艺上。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攻克居民区充电难题。一是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文件;二是居民区统建统营;三是积极推广居民区有序充电模式。”仝宗旗建议。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