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共产党九千多万党员中,女党员有两千五百多万,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与努力,乘风破浪,一往无前。6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优秀妇女党员代表讲述了“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故事,表明在现代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一句现实写照,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充分肯定妇女“半边天”的重要作用,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
“妇女能顶半边天”是希望女性能够到社会上去一展才华,能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如今女性不仅仅是“半边天”,甚至已经超过了“半边天”。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所长沈玉君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废为宝”。她说,中国农村从过去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呈现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宜居画面。
“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在农村环境领域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还有很多短板,还有很多基本原理没有突破,有一些实用技术还很难推广,这就成为自己日后一直关注并坚持的一个持续动力。”沈玉君表示。
沈玉君介绍说,她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行业的进步,关系到国家的需求。农村能源环保相关科研工作常年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打交道,很多人不是很感兴趣,感觉到枯燥无趣,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但是一代又一代女所长带领大家攻坚克难,始终坚持科研工作。“十二五”期间研发了乡村生产生活循环利用技术,“十三五”期间研发了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污染物减控技术,已经为多个地方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沈玉君认为,过去在科研条件比较差的时候没有实验室,研究所就和养殖场联合搭建实验室开展科研;科研经费还不充足的时候,研究所就想方设法筹集一切费用支持研究。正是这样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研究所取得了很多技术突破。现在,研究所有近一半的女科技人员,依然汲取着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坚持科技报国的信念和那种越难越打不倒的韧劲。
作为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一名普通基层一线建设者,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探伤工关改玉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较真劲儿能让人们看到“探伤女神”是怎样炼成的。
关改玉是中国高铁建设的一个“小分子”,在高铁这个比较复杂系统性建设中从事的是钢轨探伤。在十二年的探伤工作时间里,她每天行走在钢轨延伸线上,每到一个焊接点就蹲下、检测、起立,然后到下一个焊接点,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探伤工作虽然平凡甚至不起眼,但是却关乎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关乎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关改玉认为。
关改玉告诫说,放弃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坚持很困难,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对于年轻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惧怕,要勇敢地站起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奋斗,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