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党中央在延安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灿烂华章。6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弘扬延安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延安精神教育激励下,一代代三秦儿女传承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奋斗,推动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陕西省经济总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足1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62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38000多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00多元,森林覆盖率由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之前的32.55%上升到2020年的45%以上。
刘国中强调,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面向未来,我们还将加压加力加速,持续深入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五项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新时代追赶超越年年都有新气象、新作为。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二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三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四是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五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刘国中指出,科技创新是陕西最鲜明的优势。2021年,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其作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窗口,聚集了一大批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这一举措引起了积极反响,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纷纷前来商谈合作。
陕西深入挖掘创新资源,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持续壮大,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西部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20年增长41%。目前,陕西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66位两院院士、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北京时间的授时中心设在陕西,“蛟龙”潜海、“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科技成就中都有陕西科技力量的贡献。
“陕西是能源大省,能源化工已经形成更具附加值的产业链条。陕西正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要求,把降碳任务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企业、具体地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刘国中表示。
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2100多年前汉代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使陕西再次站在了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陕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统筹推进面向国外、国内的开放,抓好空港陆港、自贸试验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丝博会等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20年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仍增长74%,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26.7%。
“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陕西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改善营商环境,2020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增长12%。”刘国中说。(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