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先进典型。6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脱贫攻坚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讲述亲身经历,让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可爱的扶贫人把贫困乡村变成美丽田园,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他们化身开荒牛、脚踏实地,他们当好领头雁、逆风飞翔。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贫困乡村走向康庄大道,仍需扶贫人持久用工、绵绵用力,既需“授人以渔”的幸福解码师,也需“精准扶贫”的智慧实干家。闽西大山林里农民的孩子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放弃从政的机会,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1986年获得了成功。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介绍,目前,菌草技术已经拓展成为以草代木发展菌业,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以及菌草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菌草生物质材料等领域,尤其是菌草用于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科学研究没有止境,希望在有生之年,在把菌草技术发展成为菌与草交叉的新学科菌草学,把生态菌业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林占熺表示。
林占熺说,当今,原来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三个国家级创新中心,菌草技术通过扶贫开发得到广泛的应用。林占熺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比如科技部的生活重中之重项目,扶贫项目、福建省政府对口帮扶宁夏项目、对口支援新疆、科技援藏以及科技兴农、科技新兴产业项目等等,已经在31个省、500多个县市推广应用,同时菌草技术已经被国家列为援外和国际合作项目。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他说,作为一名航空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是他的初心和使命,能有幸从航空工业到扶贫战线去践行他的初心和使命,是他义不容辞的事。
王泽勇认为,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产业发展如何破题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根据水井村的情况制定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乡村旅游、产品加工”发展思路,以“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出农企销售、农超销售、旅游销售和网络销售四大销售模式。“要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把水井村集体经济壮大,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拓展延伸产业链,将产业链拓展延伸以后,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王泽勇说着说着,他早已激情满怀。(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