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园区化、一体化是未来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大势所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产业集聚度高、相关产业协同促进的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上海、宁波、舟山、嘉兴和上虞等为主体的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以惠州大亚湾为核心,北接揭阳,南联茂湛、钦州、洋浦的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以大连长兴岛、盘锦辽东湾、唐山曹妃甸、天津南港、沧州临港以及山东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等为主体的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以古雷、泉港、泉惠为依托,涵盖福州江阴、莆田等为主体的海西石化产业集群;以宁东、榆林、鄂尔多斯为依托,打造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6月3日,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指出,进入21世纪,化工园区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发挥好园区的集中集聚效应,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等方面下最大功夫取得新进展,在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第一,响应国家战略布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二,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新路,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第三,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
全面推动化工园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余薇介绍,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化工园区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截至到2021年5月底,全国确定1168家搬迁改造企业中已经完成了1129家,其中264家企业已经进入了合规的化工园;二是持续推进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要求,在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的技术支持下,起草并发布了《化工园区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先后和中国石化联合会开展了三批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的认定工作,目前有12家园区被授予试点示范单位的称号,50家园区被列为智慧园区的创建单位;四是加强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各省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和规范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余薇表示,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化工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地要以化工园区认定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务院石化产业规范实施方案和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化工园区的布局。各地要在完成对本地区化工园区集中区规范认定的基础上,建立化工园区动态管理机制,对园区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科学制定化工园区评价标准,培育试点一批,优化提升一批,重组淘汰一批。
二是推动化工园区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化工园区要坚持六个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发展,推动园区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并积极主动实施责任关怀,建立与周边社区最大化共享园区发展目标成果的责任关怀体系。
三是推动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各地要认真总结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工作的经验,研究推广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全面推动化工园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不断提升化工园区综合服务水平。
“六个一体化”已经成为公认模式和发展方向
当前,“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的“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国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的公认模式和发展方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新冠疫情严重冲击,贸易战极限施压,安全环保压力空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的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困难之多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我国化工园区“十三五”发展成绩十分突出,对促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端发展、差异化发展、绿色发展转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化工园区规范化水平快速提升,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二是以化工园区为依托,全国石化产业布局“大重构”和集群化发展效应初显。三是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标准化建设体系逐步形成。四是化工园区安全、绿色、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园区、智慧园区示范作用显著。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工园区要充分发挥主力军和重要载体作用,围绕构建特色产业链,夯实基础、苦练内功,优化产业布局,规范园区运行,加快集群发展、耦合发展,争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新高地。但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要深刻认识行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实现行业大重构。一是面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艰巨任务。二是面临推进结构大转型的艰巨任务。三是面临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的艰巨任务。四是面临实现效率变革的艰巨任务。
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
李寿生表示,“十四五”时期,按照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高效、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原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的新跨越。第一,明确战略定位,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重点培育18个沿海石化园区、18个内陆石化园区、4个现代煤化工基地和30个专业化工园区,实现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与下游化工产品的产业链协同,实现东部与西部的优势互补。
第二,打造创新高地,培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组织创新方面,园区要积极搭建引才引智、产业金融、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创新平台,不断探索新的运行和激励机制。在体制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明确职能分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
第三,贯彻“两山”理念,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径。到2025年,创建50家“绿色化工园区”,全面承诺践行责任关怀的重点化工园区超过百家,重点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成为“天蓝、水清、草绿”生态优美的产业集聚区。
第四,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到2025年,新建50家“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30%的省级及以上重点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创建工作,重点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实现重大安全风险可控、重点危险源和风险点可监测、可预警、可防控。
第五,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园区。到2025年,制定并颁布化工园区管理与建设标准数量达到50项,为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支撑;培育50项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包括20家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效果突出、管理水平优、发展质量高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化工园区”和30个技术先进、适用性强、效益显著的“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和加快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进行了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本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共有来自政府、协会、科研院所、化工园区、企业等2000多名代表参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