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前,一帮投身修建巢湖闸百年大计的技术员就地成厂,江汽集团雏鹰展翅;57年后老牌国企坚毅投入改革浪潮,以“智慧、活力、热忱、进取”的江汽精神开创国企混改的先河。
漫漫半世纪发展路,它们曾是濒危企业的“救火员”,也是卧薪尝胆的先驱者,江汽烙印终铸成国产汽车响彻华夏的铿锵之音。
57年,改革从未止步
“改革对江汽而言,从不陌生!”
江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德龙被同事们笑称“老江淮”,而他在江汽集团的27年光阴始终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发展、改革。
“从最早修建巢湖闸的一帮技术员,到落地生根创立不起眼的巢湖汽车配件厂,再到现在的国内领军汽车生产商,江汽走得稳扎稳打又波澜壮阔。”一毕业就履职企业管理,深耕企划、外办、内部管理多年的王德龙对江汽的改革之路如数家珍。
小小配件厂发展成为独立整车工厂后,整合接管、协同帮带困难企业,接纳汽车资源、改革企业生产模式的挑战就从未停止。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省里提出产业集团化,江汽集团应运而生。“江汽的成立也是一次改革。不仅容纳了兄弟单位制造变速箱及汽车车桥两大核心技术,同时整合多家相关客车厂,为它们在产业转型中提供发展新思路,以汽车零部件生产打开企业新局面。”
建厂初期江淮汽车制造厂景象
老牌国企自有坚挺的脊梁,在老江淮人的眼里,江汽脊梁就是排除千难也要造就社会效益。控股安凯客车、帮带江淮重工、跻身叉车领域,汽车领域的每一个危急关头,江汽都带着共产党员的立场与觉悟,以“灭火队”之姿态力挽狂澜,功成身退后安徽汽车行业一片安澜。
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江汽自身也在蓬勃发展。从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学起,上世纪90年代学习先进生产模式、研究客车专用底盘、摸索现代企业制度……直至如今对标世界一流,在探索最智能的大众车征程上昂扬向上。
57年,江汽在改革中成长,更在改革中坚定。
57岁,江汽迎改而上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国企改革。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的汽车产业国企,江汽集团却早已在国企改革中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徽省国资委的直接指导下,江汽集团在改革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以改革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积极推动“科改示范行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尝试国企混改探索。
“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之后,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推进的又一重大国企改革专项工程。专门针对国有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力争在改革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方面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尖兵。
江汽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是安徽省两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自2020年初顺利入选试点企业名单并在2020年4月份正式启动相关工作以来,在江汽集团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重点从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市场化用人机制、强化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五大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各项改革工作。
“抓牢核心技术,全力培养国有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让市场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秉承这样的信念,星瑞齿轮按期完成了2020年度上报至省国资委的工作任务台账中共计28项改革工作,为接下来两年的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汽集团技术中心
2020年12月,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使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汽控股的股东,并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以资本注入的方式获得股权,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世界一流汽车制造商的新视野、新标准。”
此次大众汽车直接投资集团控股公司,是首家外资车企参与国有汽车企业集团混改的案例,开创了国企混改的先河。凭借精细的企业管理、过硬的产品口碑,江汽集团依然在这场改革中牢牢把握住了企业的发展管理权。
随着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江淮大众战略合作系列项目的开工建设,大众对江淮自主体系的赋能,正在各个领域全面体现,对安徽、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大、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在这场国企混改的浪潮中,江汽集团迎新突破,创下典型示范。
未来,对标世界一流
做强做大,让国产车在世界有一席之地,是江汽人的共同梦想。57年砥砺前行,江汽始终不忘对快速发展的探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江汽集团更是坚持“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强化汽车服务业务,完善产业生态链”战略方向。
坚持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打造综合型的汽车企业不动摇,创世界一流品牌;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创新发展;坚持以品质塑品牌、以服务创品牌,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聚力推进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中,加强交流与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研发及制造能力,推动新能源移动出行创新发展。持续助力大众(安徽)汽车产业园区和全新工厂建设,引入优秀供应链合作伙伴;在深化与蔚来汽车合作项目中,拓展合作成果,有序推动后续车型的导入,通过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高端品牌,开创汽车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带动企业品牌向上。
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线
作为率先响应“科改示范行动”号召的企业,江汽聚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围绕“科改示范行动”总体任务目标,江汽集团和星瑞齿轮公司紧抓“科改示范行动”2021年度改革工作任务台账,按计划组织实施“科改示范行动”各项改革任务,重抓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与管理、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及研发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并落实职业经理人长效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经营发展。
在王德龙看来,企业改革还是要一手抓“自身快速发展壮大”,另一手抓“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部机制”。2021年,江汽集团将进一步研究优化激励机制的变革创新,充分释放公司内部的组织活力。
何为企业内部机制?从事企业管理20余载的王德龙表示,终究要落到“人”的管理上。“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当企业的目标与个人追求相一致时,大家才会踏踏实实地跟着你干!”为了这一份踏实,江汽将从用人、分配、用功三方面打造一套核心激励与约束机制。
“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与市场紧密接轨的劳动用工机制、激励与保障相结合的市场化分配机制。”通过加速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真正实现管理干部能上能下;通过推动员工能进能出探索人事代理制度;通过岗位价值管理与科学绩效考评实现职工收入能增能减;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的履职担当意识。
此外,还将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人岗相适、位能相称”,经理层和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并试点化推进,将成为江汽人员管理的一剂强心针。“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只有逐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调整人员结构,方可不断扩宽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