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钢铁智能制造现“信息孤岛” 华为鑫达试水深耕

发表时间:2021-05-31 11:1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智能制造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新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由于智能制造体系涉及专业领域多,不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难免存在重叠交叉,在智能制造建设过程中出现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钢铁行业企业还将面临更加多变的生存环境。

  527日,2021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河北唐山站)正式启动,希望通过举办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组建钢铁智能制造合作生态,搭建钢铁企业CIO与智能制造供应商交流平台,与业界同仁共同书写钢铁智慧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钢铁智能制造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开局有谱、过程有据、目标有数”,从而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


  钢铁智能制造出现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

  钢铁工业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钢铁行业智能化进程在我国工业智能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已经连续25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现已处在世界一流方阵,是可以率先进入制造强国先进行列的产业之一。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钢铁产业链严重失衡,能源结构明显高碳化。在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下,“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对我国钢铁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国家层面,要求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与提升,以有效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导向,以产能产量科学管控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兼并重组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工作。在地方层面,要求围绕钢铁产业集聚化、高端化、绿色化,着力推进布局优化、品种调整、装备升级、产业延伸。在企业层面,要求坚持围绕降本增效这一永恒主题,保障减排降碳的生存权、效率效益的发展权,掌握产品技术的制高权,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CIO应从“技术使能者”向“价值使能者”转变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在向高质量时期低碳阶段演进,并将以低碳统领、技术革命、绿色协同为三大趋势,未来钢厂必将实现环保智慧化、制造智能化、产业生态化、企业人本化。

  不可否认,钢铁行业智能化进程在我国工业智能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势在必行,亟需搭建行业企业交流平台。中国工业报在论坛上获悉,我国钢铁行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并创造价值过程中仍存在痛点:一是基础数据来源多、质量差。二是信息化基础弱、规划少。三是核心工艺数字化不成熟。四是管理能力弱、关键技能缺失。

  事实上,在钢铁智能制造过程中,一是少数企业两化融合还处于原始状态,应尽快填补缺失环节,业务全面数字化。二是部分企业集成度不佳,信息孤岛严重,亟需打通信息孤岛,系统全面集成化。三是重业务系统建设,轻数据价值挖掘,应着力规范数据治理,数据全面资产化。四是大部分数据仍在沉睡或无法利用,应持续推动知识复用,提升决策智能化。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CIO王松认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建设原则,一是降本增效为出发点,二是精益与管理为基础,三是推动转型要实事求是,四是建立钢铁生态圈。

  王松强调,实施智能制造,CIO不仅是“技术使能者”,更应向“价值使能者”转变,这就需要CIO具备战略思维、产业思维、商业思维、管理思维、数字思维等新的思维。


  华为和鑫达在智能制造领域试水深耕

  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及低碳发展是发展热点,华为推动与钢铁、玻璃、化工等领域大型制造企业开展绿电合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政企副总经理林建伟强调,在钢铁行业方面,华为具有追求效率提升与管理优化的变革经验,愿意成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并将充分发挥由智能“终端”+“网络”+“云平台”构成的端管云优势,融合5G、华为云EI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走进钢铁行业生产流程,为钢铁企业客户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创新、绿色、开放、共赢”发展理念,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杠杆,以强化精益管理提升为抓手,立足传统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开发建设。同时,以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鑫达技术中心和天道集团为基地,以智慧经济为抓手,在环保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制造、互联网电商平台等领域试水深耕,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 300 余项。

  2021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河北唐山站)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