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5-28 17:3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为聚焦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建设目标,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得到有力保障。
  柏仇勇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基本实现了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要素全覆盖,陆-海-空-天范围全覆盖,全国-区域-城市-区县不同尺度全覆盖,通过定期或实时监测,能够说清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从无到有建立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提前7-10天预测重污染过程,中重度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率达到90%左右,在重污染天气“削峰降速”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和企业约3.3万个监测站点的数据与国家联网共享。各类监测数据报告及时权威发布,排污单位加强自行监测信息主动公开,公众环境质量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柏仇勇表示,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需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开展了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以服务支撑碳排放核算为基本定位,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全面设计、重点推进,科研先行、业务融合。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排放源监测、重点城市监测、区域监测三项试点。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将从哪几个方面来提升呢?对此,柏仇勇表示,2020年4月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气象局等,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目前主要思路已基本成熟,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提升”即提升整体性,构建“大监测”格局,提升系统性,建立“全覆盖”网络,提升协同性,加快“高质量”转型,提升创新性,夯实“现代化”能力。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