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恢复态势还将持续,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4月27日,中国工业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我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保持上升走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我国钢材价格上涨是阶段性的。屈秀丽认为,本轮钢价上涨,是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一是需求拉动,国内外经济持续恢复,钢材需求保持增长;二是成本推动,进口铁矿石以及煤焦废钢价格大幅上涨,矿价涨幅远大于同期钢价涨幅;三是全球量化宽松、限产政策等预期影响,通胀预期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上涨;四是资本市场的炒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特点:一是钢铁生产总体平稳,产量保持增长。二是下游行业持续恢复,钢材消费较为旺盛。三是钢材出口恢复性增长,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四是钢材价格上涨较快,国外涨幅大于国内。五是经济效益保持增长,亏损企业明显减少。六是坚持绿色发展,节能环保指标持续改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当前,国际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我国钢铁工业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供需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国钢材需求仍带有一定疫情经济特征。从经济增长结构看,投资结构尚待优化,消费还需恢复,工业增长作用明显,而工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增量消化,出口增量又基于国外因疫情影响产业链出现“断点”,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目前钢铁产能释放和投资增长看,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但供给结构与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差距,需要优化结构,提升适配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总体来看,钢铁行业有能力满足下游需求,即使控产量导致钢材供需短期出现缺口,也会做好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调整库存的准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钢铁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满足国内需求上,同时充分发挥进出口的补充和调剂作用。
二是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目前,我国钢铁生产用铁矿石、废钢、焦炭、煤等原燃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并且有进一步上涨态势,物流成本、环保成本也持续增加,推动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加,需要通过对标挖潜逐步消化不利因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文平介绍,针对“控产能、减产量、回头看”问题,钢铁行业普遍认为,减产量应该有保有压,不能搞“一刀切”,而是结合行业实际和企业诉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三限、两不限”的政策建议,确保优胜劣汰。
三是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目前各部门、各地区都在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和行动方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导表示,根据行业发展现状,钢铁行业碳达峰路径主要有几个方向:一是严控新增产能,控制产量;二是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三是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四是加快创新型炼铁等新工艺、新技术研发;五是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研究;六是开发高品质、长寿命的钢材;七是适度发展电炉钢。(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