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西安市委副书记韩松、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廉宏伟、西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闻其伟出席,韩松对西安在经济、生态、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进行汇报。
韩松表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安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提炼经验、吸收滋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处处“旧貌换新颜”。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西安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89亿元增长到2020年过万亿元,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221元增至2020年437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年的78元增至2020年15749元,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西安市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增长到2020年10020.39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到2020年724.13亿元;粮食产量从1949年45.6万吨增长到2020年144.58吨。“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全面加速。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473.84亿元、逆势增长7.2%。西安扎实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运送货物281万吨,质量评价指标列全国第一位。累计取消下放行政事权114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市场主体总量已达242.98万户,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等“三中心一基地”揭牌成立,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全力推进生态西安建设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修订实施《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北麓西安段采矿权全部退出,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2020年,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开工治水项目232个、完工131个,市域主要河流全部消灭劣V类水,护城河改造提前完工,水质达到Ⅲ类;强力推进铁腕治霾,去年优良天数达250天,取得历史性突破;建成城市公园14座,新增城市绿地1095.52万平方米,“三河一山”环线绿道核心段将于今年“五一”前全线贯通,幸福林带工程将于“七一”前建成开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十四五”期间,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西安市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航空港、国际港务区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的先行示范和引擎作用,建成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积极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全市7个开发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加强国际国内产业链对接,努力形成竞争新优势;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优化提升西安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多层次消费主体,释放消费潜能,构筑消费大市场;拓展投资新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持续调研策划一批能够带动西安市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十四五”重大项目。
西安国民生产总值从1949年1.89亿元增长到2020年过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0年1.51亿元增长到2020年4989.33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50年0.16亿元增长到2020年724.13亿元;粮食产量从1949年45.6万吨增长到2020年144.58万吨。
据韩松说,西安提出的“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全面加速,6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去年主要指标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国家中心城市前列。此外,西安市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2020年453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3696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