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排队叫号办业务,如今手机操作办退税;办税大厅的人少了,企业省的钱多了;以前是企业跑腿,现在是数据跑腿……
当前,辽宁振兴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各部门加强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等工作,充分反映了辽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背景下,3月24日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日前,本报在辽宁省一些大型企业采访时看到,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正在层层落实《意见》要求,扎实推动税收工作实现多维度突破,其中包括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的突破,税收治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等。为进一步提升针对大企业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大企业纳税人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辽宁省税务部门围绕大企业需求,不断探索创新个性化服务举措,畅通税企沟通渠道,优化政策服务措施,为大企业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一键办”专属服务,召开大企业集团税企高层见面会,充分征集意见、建议,为大企业纳税人提供全天候线上政策答疑服务,免费为其安装自助办税设备,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完善财税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做出优化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二十条承诺,降低办税成本,切实满足了大企业办税的便利化和个性化需求。
精细化纳税服务措施,为提升全省大企业竞争力,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软医疗:只要有新政策,税务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做出很好的服务指引,所以,我们在税收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他们有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企业都能真切感受得到。包括现在发票领取可线上申请,直接邮寄到公司;再比如我们企业非常希望及时了解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税务人员会分享新政策到企业群,还有专人指导,企业也更加有安全感和尊享感。他们信赖企业的判断,由审批制变为以报代备……从我们企业的视角来看,现在他们越来越注重高质量的服务了。”
4月12日,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妮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从2020年开始,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公司的设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卓越表现收到了来自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的感谢信,并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的优秀抗疫企业。公司在为全社会积极贡献的时候,也得到了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疫情期间,我们为武汉的雷神山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同济医院捐赠了价值2700万的两台套高端设备和智能软件,得到了沈阳市高新区税务局政策上的支持,合计获得了800万元的税收减免。同时,疫情期间,从2月到5月社保、医保的企业支付部分也减半征收,合计节省了近400万元。”王妮介绍,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快速到达企业,就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以前是企业跑腿,现在是数据跑腿。“为了节省纳税人的时间,国家税务总局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每月都会筛选出应享受政策但却没有及时享受到的企业名单,与企业沟通了解情况后,企业可在电子税务局办理申请,税务人员在后台审批。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企业人员无需到办税服务厅,税款可直接退至企业账户。” 该局税源管理一科张淼说,大数据平台的功能非常完善,真正做到智能化,精准化。
疫情防控期间,该局推进了“非接触式”办公,不轻易打扰企业,把监管和执法融入到服务当中,做到服务先行。像东软医疗这样的大企业,在疫情期间对于税收政策关注度很高,税务部门会派专人指导,遇特殊情况,可在信用承诺的前提下实行口头申请即时办理业务。
对于税务部门提供的服务,王妮用一句很高的评价来总结:“税务部门对我们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只要有新政策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发送税政快讯,并帮助我们做出很好的个性化服务指引。所以,我们在税收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华一汽车部件:在疫情初期我们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时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增加了信心,减免的120.8万元税款全部作为流动资金注入再生产。
锦州华一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制造类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在疫情初期,我们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时国家及时出台了减税减费的政策,为企业的再次投入增加了信心。企业受益很大,减免的120.8万元税款全部作为流动资金注入生产。” 4月15日,锦州华一董事长沈守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企业就是因为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及时落实,重拾信心,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疫情期间,这家企业在生产、经营、现金流等方面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锦州市号召复工复产的背景之下,2020年3月5日企业正式恢复生产,当地税务部门立即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方面的减免和帮扶,结果订单形势非常好,2019年度营业额超过86万元,2020年超过亿元,同比增长了超过15%,董事长沈守华说,“不降反增,这得益于税收减免。”
沈守华介绍,恢复生产以后,税务部门让企业不仅体会到业务“网上办”、优惠“清单享”的办税缴费新体验,更为税务部门将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放在心上、解难题落在实处而感动。税务部门对企业专项扶持,快速落实减免政策的同时,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携同地方银行进行资金扶持,企业凭着优良的纳税信用,就能够获得低息贷款,且不需要现场申请,用手机操作就行,最终企业成功享受了20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款。
不止于此。就在疫情期间这家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国家税务总局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与企业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增强了税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在纳税辅导方面,当地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宣传国家政策,对应企业数据,帮助企业,让企业更好地享受减免政策,真正担起了服务角色。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企业生长能力增强,我非常感谢他们用心的服务。”沈守华动情地说。
锦州港:线上办理业务特别方便,除非特殊事项需要现场沟通,现在我们企业已经不去税务局办业务了。
4月1日,以“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为主题的第3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拉开帷幕。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上,锦州市税务局邀请全市12名来自不同行业的纳税人代表共话税收,并向获聘锦州税务系统首批“税务建言师”的纳税人代表发放了聘书。
作为锦州税务系统首批“税务建言师”,4月15日,已经入职25年的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马壮向本报介绍了企业在高速发展进程中,来自税务部门的温暖助力。
锦州港1990年10月正式通航,同年12月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开放商港,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港口,是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国际商港。港口现有泊位27个,设计年吞吐能力已达亿吨。按照“一带一路”倡议,锦州港已成为辽蒙欧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我们真实体会到了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帮助。近段时间业务基本都在线上办理,特别方便,除非特殊事项需要现场沟通,我们已经不去税务局了。”马壮对本报表示,为帮助企业轻装前行,国家税务总局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对重点优惠政策在区域范围内的落实持续全程跟踪,成立专家顾问团队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提醒、“点对点”辅导,确保每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让“黄金”政策真正成为帮助企业纾困的“及时雨”。他说:“我们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减税降费政策执行非常到位,税务部门的服务更积极更主动,我们享受优惠政策更便捷,企业现在是真正获得了实惠。”
这个“实惠”摸得着看得到。2020年,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实现减税降费超过2000万元。税务部门更多地使用线上平台以及自助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企业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非常便捷,“税务服务意识大大提升,从管理变为服务,变化非常明显,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马壮说。
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中获得实惠的辽宁大企业不胜枚举。位于沈抚示范区的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检测检验的高新技术企业,自1953年建院以来,研究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研究任务。依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等税收优惠。仅2019年全年企业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到企业所得税优惠超过340万元。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以更加充裕的资金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高薪聘请技术专家持续为煤炭行业奉献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企业乘风破浪,税务保驾护航。当前,老工业基地辽宁正在凝心聚力奋力书写“三篇大文章”,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而辽宁税务部门的服务将迈入一个新阶段,着力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有温度的纳税服务,全面激活大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