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4-16 16:2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生产需求扩大,市场活力提升,就业物价稳定,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刘爱华表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
  分经济类型看,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2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9.2%;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9.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4.0%;制造业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4.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均超过60%,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9%。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连续13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5%。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40亿元,同比增长1.79倍,两年平均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0%,比2020年1-2月份提高3.15个百分点。”刘爱华介绍。
  此外,质量效益稳步提高。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9倍,两年平均增长31.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1690亿元,上年同期是亏损的。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市场预期稳中向好。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上升4.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上升3.7个百分点。”刘爱华表示。
  刘爱华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着比较多的困难。从这些方面来说,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纾困的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稳定恢复。
 
  制造业投资提升空间很大
  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29.8%,两年平均下降2%。第一季度消费超过了预期,制造业的投资会不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就业、消费有什么影响?
  刘爱华在回应制造业投资时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一些重大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民营企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在“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的提升上,都有大量的投资空间。
  刘爱华表示,在整体需求快速恢复过程中,确实有一些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包括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也就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说明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背后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说明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仍然在恢复状态中,在投资信心上仍然有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对整体市场也在观察之中,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也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企业效益在提升。
  “随着经济整体恢复的推进,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的信心会慢慢得到增强,制造业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从未来讲,我们对制造业投资的恢复还是很有信心的。”刘爱华强调。
 
  消费领域恢复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
  “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消费市场延续了上一年逐季恢复的态势,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刘爱华表示,消费市场具体有三方面特点:
  第一,商品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全部18个类别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10%,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等8类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10%。
  第二,网上销售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达到21.9%。
  第三,餐饮、线下消费等前期受到制约的一些消费领域快速恢复。3月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达到0.9%,也就是说,从2020年以来首次月度规模高于2019年同期。从线下消费看,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4.5%,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说明线下消费也在快速恢复中。
  刘爱华表示,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旅游、观影居民消费需求比较旺盛。从这些方面来看,不管是从商品零售额、线上销售情况,还是从前期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恢复比较慢的餐饮、旅游出行,都呈现快速恢复的态势。
  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是什么?刘爱华表示,同比增速因为受到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增长是比较快的,因为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19%,在这样一个低基数的基础上,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出30%以上的比较高的增长。还有一方面,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带来居民信心的增强;居民收入的回升带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带来重要商品的销售保持增长,这都是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
  对于下一阶段消费市场可能会呈现的态势,刘爱华表示,总体上来看,从去年以来,消费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没有改变。从未来看,随着经济的稳步恢复,居民就业收入将继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我国应对疫情的能力提升,精准防控做得更加到位,也有利于消费环境的改善。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效应也在不断显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都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仍然是比较大的,对居民消费信心仍有一定影响,所以要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为消费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稳就业、增收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复苏。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提高到了8.4%,对此,刘爱华表示,我国内生动力在持续增强、供给的质量在持续提升、市场的活力在持续释放,预测结果的调整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从我们的角度看,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刘爱华表示。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