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辉
“易用宝”是国内第一款即时应用APP软件,特点是集成了几乎所有常用的APP,京东、美团、滴滴、新浪、携程、拼多多、爱奇艺……打开“易用宝”,基本上所有的软件应有尽有,可直接使用,无需下载,不占内存。
然而,这一APP软件被各大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集体拒绝上架,“易用宝”面临刚一出生就要夭折的风险。
3月26日,易用宝(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向用户发出致歉信。致歉信表示,因各大应用商店暂不收录含有应用市场属性的应用(应用商店等),所以“易用宝”被各大应用分发平台拒绝上架(包括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等)。
“对于易用宝APP无法通过各大应用商店下载,给各位用户在下载安装易用宝APP过程中带来的不便,易用宝公司表示诚挚的歉意。”易用宝公司在致歉信中写道。
易用宝公司还在信中提示:各位用户如需下载“易用宝”,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易用宝APP”,点击APP下载、在浏览器内打开,然后根据提示下载安装。如在安装过程中,手机提醒未经认证的软件有风险,或者来自应用商店以外的软件有风险,请放心安装,安装“易用宝”不会给您的手机带来任何风险。
手机厂商拒绝含有应用市场属性的应用,显然是出于对潜在竞争的阻止。那么,“易用宝”是否可以顺利地绕过手机应用商店,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浏览器下载、二维码传播等方式,下载到用户手机呢?
事实上,在通过其他渠道安装应用时,手机会以显著的“风险提示”警告用户,从而引导用户放弃安装,或跳转到手机官方应用商店进行应用安装。这种拦截方式已经成为手机厂商通行的做法。
实测发现,当我们通过国内某知名品牌手机,以浏览器搜索、下载的方式安装应用APP时,会看到弹出的“风险提示”称:“该应用来自非官方渠道,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继续安装或使用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同时引导用户跳转到手机应用商店寻找该应用。
手机厂商的逻辑就是:你买了我的手机,就只能用我的应用商店。而这是不是对用户的霸权行为,或者形成一种新的垄断行为呢?
据业内人士称,手机系统在弹出该“风险提示”弹窗时,该应用已经下载到手机。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听从“风险提示”跳转到应用商店再下载一遍应用,相当于下载了两个APP程序,占用系统空间。而如果应用市场中没有此款APP,则用户往往会放弃安装,难以察觉已经下载了软件,同样造成手机空间的占用。
同时,当“风险提示”已经演变为一种阻止潜在竞争的商业手段,那用户又该如何有效识别真正的风险呢?
手机厂商凭借技术手段诱导了用户的选择。那么,该致歉的是“易用宝”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