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陈俊岐 实习生 白雪
4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王宏伟,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 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苏亚文,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朝杰出席,发布会上,王宏伟副主任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年建设情况。
据王宏伟介绍,西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揭牌运行以来,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制度创新,有效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陕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截至目前,《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形成创新案例511个,其中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全球云端”零工创客共享服务平台等21项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务院或国家相关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从去年全年统计数据来看,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新增企业数占全省新增企业数的1/14,创造了全省7/1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引了全省近1/6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近1/2。
“陕西省通过构建自贸试验区引领、协同创新区紧跟的“雁阵”发展格局,实现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协同整合,进一步助力全省形成产业互补、政策共享、交通共联、信息联通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们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变革和管理手段创新,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介绍,陕西自贸试验区以“放”激发市场活力,以“管”维护市场活力,以“服”提升高效便捷。
截至2021年3月底,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83528家,新增注册资本9312.37亿元。其中新设企业57517家。从去年全年统计数据来看,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新增企业数占全省新增企业数的1/14,创造了全省7/1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引了全省近1/6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近1/2。
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陕西设定的10项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在自贸试验区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2020年累计办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总量6.8万件,惠及市场主体2.4万余户。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模式全面推开。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总结的“三服四化”改革,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一省一案例”并在全国推广。率先开展“省内跨区通办”“跨省通办”业务。陕西首张“一照多址”营业执照、“五证合一”行业综合许可证在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颁出。近300项涉税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在金融领域,陕西自贸试验区推动全国首笔商业保理外币融资业务和陕西首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落地,开展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推出“保理金单”“央行·长安号票运通”“央行·跨境票据通”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产业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一方面聚焦新产业,一方面培育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东航、海航、南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引入该区;圆通、申通、普洛斯等176个国内外物流企业和77个临空产业项目聚集该区,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00亿元。
据介绍,2020年6月,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了首批6个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自设立以来,自贸试验区各协同创新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谋划,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功能区开展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双方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发展、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合作方向,促进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协同创新区产业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新经验。目前,各协同创新区与自贸试验区西安、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及各功能区积极开展交流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陕西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5条干线通道,覆盖欧亚大陆全境。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是上年的1.7倍,创历史新高。运送货物总重达281.1万吨,是上年的1.6倍。2021年1-3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879列,是去年同期的1.4倍,运送货物总重约64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2倍。
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引领示范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围绕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示范区、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谋篇布局。加快先行先试,深化差别化改革探索,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系统性集成性创新成果。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合作集聚资源,在区内培育一批全国和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当好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排头兵”,引领陕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