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志栋 朱鹏 冯杰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兴城区工业园区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以创新与转型联动来提升产业质态、以集群与骨干共育来培植产业龙头、以内整与外引并行来延展产业链条,强化园区“孵化、创业、产业”基地作用,将其打造成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和支撑服务业经济繁荣的强大引擎。突出“创新”作用,不断增强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引导创新要素竞相汇聚。
按下“快进键”,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
提升产业质态。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巩固市场份额,确保科技活动经费每年增幅不低于5%。助力企业借梯登高,加强和航天十二院、中北大学、南京理工、东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确保每年成果转化不低于2个。聚焦企业高位嫁接,助力永昇空调和冰轮集团、中益科技和航天菲利华、宁辉锂电池和深圳拓邦的深度合作,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升级释放的动能助力企业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全年确保新建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2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
培植产业龙头。重点聚焦以中兵航联、航空光电、展鑫电子等为龙头构建军民结合产业集群,以一鸣生物、治宇医疗、九石医械等为龙头构建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以亚奎印刷、百成数码、爱舍墙纸等为龙头构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打造三大特色产业核心区。同时,紧盯长顺创谷、雅创高科、金沙科技产业园、瑞泰机械、泰瑞航科技、联动U谷等项目,做好中小微企业集群集聚的大文章。全年力争培植工业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2家,超5亿元企业3家,超2亿元企业5家,超亿元企业12家,确保培植1-2家企业上市。
延展产业链条。围绕特色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定向链接本地产业,协同整个区域的快速和良性发展,同时突出特色产业核心产品需求,集中精力靶向招引关联企业,进一步延展核心产业链条。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拉长接粗舰船装备、军用复合材料、军用电子元器件3根链条,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上,培大育强高端智能医疗设备、健康食品、智慧医疗3根链条,创成聚力发展医疗健康的省级高新产业示范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上,重点聚焦数码影像输出、绿色包装2根链条,创建国家级品牌。
打好“组合拳”,在项目实施推进上下功夫
多措并举抓招商引资。城区工业园区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切实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更大跨越。实施前沿招商。把目光看向技术前沿,紧盯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把触角伸到项目前沿,紧抓各类大赛、交流会的接触机遇,吸纳高新项目、助力高位嫁接,创建项目孵化的“泰兴样板”。实施联合招商。与长顺、雅居乐等专业招商机构组队,探索“政府+公司”“政府+市场”新模式,并与更多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接,构建更广泛的招商机构“朋友圈”。实施以商招商。加大与国企、央企、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力度,瞄准产业溢出点和投资迁移线,努力吸引一批战略性投资、战略性项目、战略性产业落地。紧盯展鑫电子、航空光电、联东集团、天舟包装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其中外资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特色产业关联度70%,签约转化率50%。
双管齐下抓项目建设。园区突出“全程”这个核心要求,将服务覆盖至项目推进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节点。对拟建项目,实行专人专班,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开工、早建设;对在建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争取早建成、早投产;对建成项目,采取“人盯人”的战术,看紧盯牢不放,千方百计助力早达产、早达效。要建立健全“周点评、月排名、季问效”的工作机制,严格确保项目序时进度;党政负责人挂钩重大项目,实行责任包保,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个人绩效考核;驻项目联络员每周晒工作日志,当好“金牌店小二”,接受园区和项目投资方的双重监督,倒逼项目服务的工作效果和改进提升。2021年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特色产业关联度50%,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特色产业关联度50%,达产达效率50%。
念好“融字诀”,在提升发展能级上下功夫
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对标高点,以人为本,打造“五星级服务型园区”,构筑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高地。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经济管理职能,按照“管委会+公司”模式,放宽选人视野,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开展全员素质提升行动,通过一系列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有效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体运作兴盛资产投资公司。重点聚焦“金融、基金、基建”三大业务板块,为园区发展保驾护航。以创成双A平台为契机,通过资本运作及原有融资平台授权管理,为园区重点支持、引导的项目投融资,缓解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创设医疗健康产业引导资金;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寻求优质的运营伙伴,搭建合作平台,共同参与园区开发建设,为经济发展助力,为增强盈利能力奠定基础;坚持特色产业核心区打造,确保“三纵三横”(横向:根思路、龙河路、银杏路,纵向:兴园路、振泰路、向荣路)全线贯通;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确保2021年建成10万平方米,容纳入驻企业10家;打造园区大数据库,通过数据的由多到精来实现流程的由繁向简和施策的由慢及快,搭建数据实时监控、政企实时互联、资源实时共享的平台,构建智慧园区。
持续抓牢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把安全生产的工作重心放到车间、沉到一线,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加强监管、严格督查,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有效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推动问题整改。同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等工作落实到位,在消除监管盲区、化解风险隐患、压降事故总量上打好攻坚战、歼灭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