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陈述明
日前,洛阳钼业(603993)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近1130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29亿元,同比增长25.40%。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生产生活秩序以及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得益于各项防疫措施的有效执行,该公司各业务板块生产运营稳定,主要产品年产量优于预期,其中,刚果(金)铜、钴产量分别为182597吨和15436吨;中国区钼、钨产量分别为13780吨和8680吨;巴西铌、磷产量分别为9300吨和109万吨;澳洲NPM(80%权益)铜、金产量分别为26997吨和20897盎司。过去的一年,公司持续推进各板块降本增效计划的落实,优化管理架构并完成一系列重大人事调整,与2019年同口径相比,公司共削减现金成本约29.3亿元,提前完成“三年五亿美元”的降本目标。
从该公司主要产品来看,铜钴行情备受市场关注。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铜价随之大幅走低,在中国疫情受控,海外疫情发酵影响下,铜价持续反弹。金属钴也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呈现价格分段波动,直至2020年下半年,受“宅经济”及全球加工订单转移影响,数码、动力电池市场双双回暖,金属钴价格缓慢复苏,钴中间品计价系数稳步上扬。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钴生产商及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洛阳钼业分析行业走势,调动全球资源,科学应对,财报显示,TFM铜钴矿业务贡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84994千元,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2.30%。
此外,洛阳钼业在钴资源收购方面持续加码,在2020年12月以5.5亿美元成功收购了位于刚果(金)待开发的Kisanfu铜钴矿(简称KFM),该矿是全球顶级的铜钴矿项目,铜钴矿资源量丰富,铜钴矿石平均品位高,具备巨大勘探潜力。KFM与洛阳钼业的TFM铜钴矿相邻,预计将产生较大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巩固洛阳钼业在电池金属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使公司在全球能源行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矿业+贸易”协同效应初显。洛阳钼业旗下贸易平台IXM(埃珂森金属贸易公司)在2020年创下了其历史最佳业绩,全年完成金属贸易量(销售量)534万吨,贡献归母净利润7.72亿元人民币。 IXM为全球第三大基本金属贸易商,主要交易对象包括铜、铅、锌精矿和铜、铝、锌、镍等精炼金属以及少量贵金属精矿和钴、铌等特种金属。洛阳钼业于2019年7月成功并购IXM并完成交割。
报告期内,洛阳钼业逐步实现对IXM海外销售业务的整合。IXM现已负责公司位于刚果(金)境内的Tenke Fungurume铜钴矿区(以下简称“TFM”)所生产的铜与钴全部产量、巴西所产铌全部产量以及位于澳大利亚Northparkes铜金矿(以下简称“NPM”)所产铜部分产量的对外销售,并深度参与公司其余众多层面的资源整合与利润实现。同时,IXM持续发挥贸易商的产业地位与渠道优势,助力公司扩大在资源领域的布局与影响。通过与矿业板块以及公司的投资、融资、研究能力协同配合,创造了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洛阳钼业正式将公司愿景更新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现代化资源公司”。据了解,过去一年公司持续进行组织升级和文化再造,在TFM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向洛钼巴西派驻中方管理团队,以中国元素助力降本增效,进一步探索全球本土化管理之道。
展望未来,洛阳钼业总裁孙瑞文在财报发布时表示,公司将坚持“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产足现有,放眼全球,持续寻求新能源金属资源的并购机会,同时进一步加大已拥有的世界级优质资源的开发力度,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IXM贸易平台与矿山业务的协同,在矿业+贸易融合发展之路上坚定探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