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左宗鑫
“春江水暖鸭先知”,目前,A股市场已进入年报披露高峰期。数据显示,在公布2020年年度业绩的581家上市公司中,有412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0.91%。上市公司业绩频频报喜,不仅呈现出市场较好的增长势头,也折射出全球经济呈现的积极变化。
如果要总结过去一年以来的热词, “碳达峰” “碳中和”一定名列前茅。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以及绿色环保产业链的建立,钢铁、水泥和有色金属等被视为传统高能耗的行业,在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转型的同时,相关龙头企业依靠技术和资金优势,将有望进一步实现产量的最大化,提升行业集中度,其“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凸显。
钢铁行业集中度上升
自2018年以来,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跌幅有所回升。Wind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64.6亿元,同比下降7.5%。粗钢产量10.65亿吨,吨钢利润在231元左右。
尽管行业整体利润下滑,而行业龙头与其他企业的盈利差距已经逐渐形成。
方大特钢 (600507)近日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66.01亿元,同比增长 7.88%;净利润 21.39亿元,同比增长25.01%。据冶金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方大特钢钢材产量为424.7万吨,同比增长15.86%;粗钢产量为421.7万吨,同比增长14.98%;生铁产量为358.9万吨,同比增长17.97%。也就是说,2020年方大特钢吨钢利润在507元左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国泰君安认为, “碳中和”背景下,龙头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将更加凸显。从2020年业绩报告来看,如宝钢股份 (600019)、南钢股份 (600282)、华菱钢铁 (000932)等普碳钢行业龙头企业的吨钢毛利已经持续领先行业其他公司。
水泥企业业绩亮眼
水泥作为碳排放量占比较大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 “十四五”期间供给端约束标准和执行力度不断趋严,水泥企业结合绿色智能化技术进行的产线改造预计也将成为 “碳达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实现路径之一。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与整个工业增速持平,主要建材产品生产保持增长,其中水泥产量23.8亿吨,同比增长1.6%。面对 “十四五”开局,2021年发展目标成为各家水泥企业年报的新亮点,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等头部企业更是立下低碳发展的 “军令状”,在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中寻求高质量低碳发展之路。
“水泥一哥”海螺水泥 (600585)2020年实现营收1762.43亿元,同比增长12.23%;净利润351.3亿元,同比增长4.58%。公司去年呈现产销两旺态势。产能方面,全年新增熟料产能900万吨,水泥产能1045万吨,骨料产能30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20万立方米。销量方面,全年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为4.53亿吨,同比增长4.69%。海螺水泥称,2020年集团紧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工厂建设,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各项竞争优势,保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再看天山股份 (000877),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86.92亿元,同比下降10.28%;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下降7.31%。公司称,受疫情和江苏区域超长雨季的影响,产品销价有所下降,经营业绩略有下降,但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在 “做强做优”上持续发力,促进水泥销量提升,整体经营状况稳健。数据显示,天山股份2020年全年实现水泥销量1760万吨,同比增长5.77%;商品混凝土销量21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39%。
冀东水泥 (000401)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354.8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5.53%。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2020年积极推进生产企业“培优”,运营质量持续提升;提升管理效能,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强化战略营销的实施,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水泥、熟料销量同比提升。
有色金属实现突破
据统计,202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168万吨,有色金属行业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其中,铝冶炼行业排放占比77%左右,铜铅锌等其他有色金属冶炼业约占9%,铜铝压延加工业约占10%。
“‘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给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一方面,将推动行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加强技术创新,以铝代钢的轻量化节能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应用领域的 “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在推进碳达峰的同时,也将快速地压减碳峰值水平,为 “碳中和”作出贡献。
日前,A股有色概念板块多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其业绩大增。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走热,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等研发制造业务的华友钴业 (603799),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11.87亿元,同比增长1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增长874.48%。目前,华友钴业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铅锌生产为主业的中金岭南 (000060)发布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95亿元,同比增长16.78%;营业收入约为302.26亿元,同比增长32.57%。报告期内,公司有色金属贸易业务营收为225.31亿元,同比增长51.36%。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