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3月3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中国海员工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海员工会的历史沿革和中国海员的历史贡献,以及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关心关爱水运职工的主要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总新闻发言人、宣教部部长张晓辉,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主席李庆忠,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远海运“玫瑰”轮船长吴文峰,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东海救助局救助船队东海救131轮船长盛王森出席会议。
会上,李庆忠介绍,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船员人数最多的国家,拥有注册船员165万,其中海船船员78万,内河船员(也就是在江河湖泊上行驶船只上工作的船员)87万。在78万海船船员当中,注册国际航行的船员有57万人。
李庆忠指出,目前世界贸易90%的运输量,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正是每天有这么多满载货物的船只,不断在世界各地港口间穿梭忙碌,才支撑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李庆忠介绍,海员是非常辛苦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场所远离陆地、远离家人,一上船就要连续工作8个月,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特殊航线,还要24小时坚守岗位。因此,包括海员在内的水运职工,普遍都有工作时间长、职业风险大、流动地域广、技能要求高的特点。
李庆忠表示,为了保障海员的各项权益,近年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做出了很多工作。
船员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也是唯一一个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从1999年和2009年开始,分别与挪威船东协会和中国船东协会开展了集体协商。从2020年起,外派挪威船员最低基薪上涨1%,从2021年起再上涨2%;通过与中国船东协会协商,中国船员最低基薪从2020年起直接上涨4%。除了工资外,针对船员职工的工作特点,中国海员建设工会还会对船员的超期服务补贴、伤亡赔偿和伙食费标准进行协商。2020年,中国船员集体协议和中挪海员集体协议中,关于船员伤亡赔偿的标准都有一定幅度提高;2021年起,中国船员最低伙食费标准每天上涨1美元。
近年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一直通过各个渠道持续推动为海员减税。根据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制定了海员税收的减免政策。1999年我国曾经为海员制定特殊的个税起征点,当时的起征点远高于陆地职工。后来这一标准多年没有变化,使得海员的个税起征点逐渐和陆地职工持平。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原主席丁小岗,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建议出台海员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的提案》,通过各方面努力,201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海员税收减免政策。这一政策规定:从2020年起,一年在船超过183天的远洋船员,工资收入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除此之外,多年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一直坚持开展船员家属联络站建设,现在全国大约有260个船员家属联络站,帮助船员家庭解决急事、难事。在陆地上建设海员俱乐部和海员之家的同时,在一些船上也建立了海上职工书屋,通过这些设施和服务,丰富船员业余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