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王蕾 通讯员 王东燕 林静
日前,江苏省政府出台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聚力打造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南京浦口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江北明珠”、打造“地标性产业高地”的决策部署,聚力打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谋篇布局 构建产业优势和能级
浦口经济开发区作为浦口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的主战场、主力军,坚持把集成电路作为园区两大主导产业之首进行规划布局。
据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52家,2020年,园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产业链条完整度全市领先。其中设计领域以扬贺扬、绿芯、天易合芯为代表,制造领域以台积电为代表,封测领域以全国第二、全球第六的封装企业天水华天为代表,配套领域以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之一美国空气化工为代表,形成了“制造环节有龙头、设计环节有集聚、封测环节有影响、设备环节有支撑”的产业格局。
先后搭建以南京(浦口)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台积电晶圆制造服务联盟为代表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可成科技园、中科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孵化平台,以南京(浦口)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创造平台,园区在建及运营创新载体规模超过150万平方米,集聚资源要素。
建立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任“链长”、分管领导挂钩督导集成电路项目、园区干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等工作机制,通过高位协调推进,促进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创新打造出“专家+管家”“金牌系列”“拿地即开工”等服务品牌,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创建校地融合 纾困人才之忧
人才是企业的创造价值第一要素。浦口区为了做好企业人才配套工作,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先后成立了集成电子学院,发挥原有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省级品牌专业优势,大力打造集成电子现代化专业群。
目前,集成电子学院有应用电子技术(高职)3个班120人,电子与信息技术(中职)2个班98人,共218名电子技术应用在校学生。台积电已多次在集成电子学院开展了专场人才招聘会,学校为企业提供了近70名电子专业人才。
实施企业订单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原有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省级品牌专业优势,开展“台积电工艺质量班”、“紫光班”订单培养。
构建“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订单课程+顶岗实习”四阶段的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台积电、清华紫光等合作企业的生产案例、工艺规范、工艺设备、质量监控及管理等方面素材,形成适用于教学的案例。
建成全国知名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开展职业教育发展前瞻性研究,重点围绕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等主导产业方向进行职业教育布局。
推进校企合作。对接“4+2”产业升级,持续加强与台积电、华天科技、欣铨集成电路等半导体企业的合作,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协调企业提供实践教育场所平台,重点打造集成电子学院,组建“新江北电子科技职教集团”,继续提升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能力。
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凌华集成电路研究所、国科半导体研究所,诚芯半导体研究所、密科(南京)新能源光电科技研究院等4所集成电路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新研机构依托平台优势开展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高端人才集聚,为园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源头活水。
引进基金落地 为企业发展赋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初创科技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投入。浦口区积极跟进集成电路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内的国家大基金,加快浦口集成电路母基金组建及推荐项目的落地工作,推荐域内企业与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对接。
截至目前,对接子基金机构向浦口区推荐有项目40多个,其中微思科技、博立电子、掌御科技、纵深视觉等多个项目已完成落地签约。
构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近期,创投公司合作的基金公司也完成了多笔投资,例如智汇母基金管理机构毅达资本对区内华瑞微、中路交通、点米网络3家企业累计投资7000万元;德联资本作为创投公司基金合作机构,去年10月完成内部投审会,对域内企业宏泰半导体投资2391万元;银泰资本对高新区落地企业纵深视觉完成投资1500万元等。
据悉,3月18日还将举办“浦口区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成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达163亿元。
基金合作方面就有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30.3亿元)、中小企业南京都市圈发展基金(20亿元)、疌泉君海荣芯集成电路产业基金(SK海力士, 20亿元)等9支基金,基金总规模92亿元。这些基金成功落地,将有效助力园区企业快速发展。
活动当天,还有芯德半导体、长晶浦联、宏泰半导体、晶晨半导体等23个项目落地,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封测、设备制作方面,此外还有扬贺扬微电子与南瑞签订10亿元芯片设计合作订单,东大、成都电子科技大与开发区签订成果转化中心合作。
做好叠加服务 推动产业地标崛起
建立“六个一”推进机制。实施一项目一分解、一项目一专人、一项目一档案、一日一推进、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监测的“六个一”机制,由区发改委牵头集成电路产业链专班各成员单位,细化组织调度、强化部门合力。
每个项目明确挂钩区领导、项目第一责任人,并建立项目档案,协同各责任单位按计划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对需高位协调的问题事项,及时报挂钩区领导专班推进。项目现场走访,梳理集成电路项目问题清单,围绕问题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各类问题协调会,积极寻求解决路径。
强化金融资本支持,区财政出资30亿元建立集区级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 2020年兑付区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资金4684万元,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加强人才安居保障,完成4279套人才公寓建设,形成强大发展人才安居支撑;加快备用地块指标落实和征地手续办理,提前储备337.7余亩土地,用于产业链重点项目落地。
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地标加速崛起。
浦口区委书记祁豫玮表示,目前,浦口区集成电路企业已经集聚260多家,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这是“十三五”期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浦口将紧紧围绕《浦口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三年行动计划》,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加快建设规模效益凸显、链条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完整、细分特色鲜明的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
力争到“十四五”末,浦口集成电路产业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到2023年,产业营收达到500亿元,企业达500家,产业规模占到全市40%以上。到2025年,产业营收达1000亿元以上,企业总数超600家,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超过一半,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聚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