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湾化学,引领绿色高端化工新未来

发表时间:2021-03-15 13:44
分享到:
龚轩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是青岛海湾集团旗下骨干企业,国家重点氯碱企业、青岛百强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全国石化行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青岛市“智能工厂”、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
  
项目占地2100亩,于2010年10月奠基,2012年12月开工建设,二期投产后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建有年产45.5万吨离子膜烧碱、80万吨氯乙烯、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苯乙烯、12万吨偏硅酸钠。另有年吞吐量260万吨的专用液体化工码头

海湾化学厂区全貌
  
企业按照海湾集团“三个遵循”、“四化”理念、“五个一体化”的理念和要求,扎实推进各个项目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做到传统产业不断发展。
 
“绿色+”,让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一走进海湾化学的厂区,来访者无不被其碧水、蓝天、绿树、红花的优美厂区环境所吸引,颠覆了对传统化工气味刺鼻、污水横流的认知。 
 
搬迁前期规划时,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就表示,创新发展就要淘汰落后产能。要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实现生产工艺、技术工艺全面升级,向低能耗、精细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后端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推动青岛化工产业实现新变革。
 
搬迁后,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率先淘汰了企业使用30多年的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引进了英国英力士VCM/PVC专有工艺技术。这一举措,使海湾化学彻底告别128吨/年的汞触媒消耗,成为全省第一个淘汰传统电石法工艺的企业。这一成果获得工信部“高风险污染物减排奖励”850万元,也让海湾化学在工艺技术上完成了转型升级,走在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前列。

海湾化学中央控制室

  

在国家安全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的当下,安全环保工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更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关键。为此,海湾化学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经建有完善的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合理规范的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可燃、毒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关键指标联锁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和紧急停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生产指挥调度平台系统……


与此同时,企业还投资2556.5万元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包括综合废水处理和母液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母液水系统日处理量2000立方米,全部回用,实现零排放。其他废水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厂一级A标准排放;总计投资3380万元配套热电引进当前国内运行最稳定、工艺最成熟、脱除效果最好的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投资1570万元,建设焚烧炉装置,对生产过程废气、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因为在环保方面的所做的成绩,公司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授予“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废水、废气、噪声排放达标率100%,固废合规处置100%;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为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确保公司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100%”,这是海湾化学投产运行后制定的安全环保目标。装置投产运行4年多的时间内,海湾化学也的的确确做到了这点。其中,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绿色工厂”,就是对海湾化学安全环保工作的充分肯定。
 
“绿色+”是海湾化学永恒不变的发展之路,也是海湾化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向国际化工企业迈进的重要保证。
 
智能+,对接国际化
 
首次到访海湾化学的人都很诧异,为何偌大的厂区内,现场操作人员却寥寥可数。当他们走进海湾化学位于装置现场的中央控制室时,就全明白了。

海湾化学办公楼
 
全厂区所有生产装置的DCS自动控制系统汇聚于此,每个装置DCS控制系统操作平台前也就三、四个人进行操作,现场人员主要对装置进行巡检,并辅助做好一些简单操作。中央控制室就如同海湾化学生产上的“智慧大脑”,60000多个自控点就是“运动神经”,而分布在厂区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则是无数双“眼睛”。各控制系统对主要参数进行显示、记录、累计、报警,使生产运行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产一旦异常,安全联锁系统会启动安全停车程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安全管控能力,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海湾化学聚氯乙烯二期装置 
 
海湾化学PVC自动化包装线、无人值守地磅系统、智能巡检系统等都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2017年,海湾集团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ERP软件SAP,目前该系统已于2018年1月在海湾化学顺利上线。系统上线后,全面整合了海湾化学的生产、采购、销售、质量、成本、库存、运输、人力资源、财务等资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规划和流转的最优化管理,使集团和公司决策层可全面及时了解企业销售、生产、物料、财务情况,从而使海湾化学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前港后厂”,企业优势凸显
 
依据董家口港口优势,海湾化学与青岛港合资建设了两个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并通过9.8公里的外管廊连接码头与园区罐区,实现了船舱到罐体的无缝对接。
 
管廊效应带来的是物流效率的大幅提升。仅以烧碱装船为例,400吨/小时的流量足以保证万吨货轮24小时满载离港,是汽运30吨/小时流量的十多倍,并且现场也不会出现上百汽运车辆排队叫号、等候的拥堵状况。如今,需要做的就是港区、园区按照既定操作流程,开泵接收即可完成。同时,园区汽运物流的智能控制的集中值守磅,一人值守5个磅,同样是准确、有序、高效。粗略测算了一下,园区产品销售与原料采购量最多可以达到1万吨/天,相当于每天一艘万吨货轮为海湾化工提供物流服务。

海湾化学苯乙烯装置
 
在仓储方面,园区共有包括5万m3低温乙烯储罐在内5个较大罐区,仓储总量20多万吨,包含乙烯、EDC、氯乙烯、烧碱等多个品种。与码头、管廊相匹配,成为中转仓储枢纽,在为园区产业一体化服务的同时,也为园区开展对外贸易以及中转过罐等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
 
仓储优势在临港经济发展中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各装置间管廊管路及罐区、码头等仓储设施连成一体的输送管网,使原料、能源、产品能够安全、快捷地送达,工厂和港口实现一站式直通运输。水运主导、管廊连接、仓储助力,辅之以高效的人员配备与智能控制技术,借助临港优势,董家口化工产业园物流发展显现出强劲势头。
 
党建引领,展现海湾担当
 
“永远跟党走,一心谋发展”几个红色的大字在海湾化学办公楼前格外亮眼,这是海湾化学以党建为引领,扑下身子干实业的真实写照。
 
海湾化学在疫情期间的主动作为体现了国企担当。2020年春节,海湾化学加班加点,扩大次氯酸钠消产量,支援抗击疫情。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原料。作为青岛地区最大的次氯酸钠生产企业,海湾化学克服困难调整生产负荷,将次氯酸钠产量由60吨/天增加到300吨/天,全力保障消毒液企业生产需要。同时,海湾化学以国企的责任和担当,承诺产品不涨价,以实际行动支持青岛疫情防控工作。
 
组织捐款,体现海湾真情。2020年3月2日,海湾化学党委组织党员进行抗疫自愿捐款。221名党员积极响应,共捐款49300元。另外,826名职工也伸出援手,捐款53140元,合计102440元。这些款项用于慰问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因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等。
 
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0年,海湾化学在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群团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取得了实效。
 
2020年11月5日,海湾化学党委下发《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坚持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科学谋划企业发展;坚持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准确识变,主动应变;在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增强企业发展新优势;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强党建引领。
 
海湾化学注重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职工队伍。2020年12月25日,海湾化学组织召开2020年中层干部民主评议会。会上分别对公司中层正职、副职及助理进行民主评议,重点考察测评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及其承担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强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和干部考核力度,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干部交流常态化。在职工队伍建设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实现了职工“能进能出”常态化。
 
围绕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的理念,海湾化学走在了全国化工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前列。随着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速度的加快,海湾化学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化工企业行列迈进。
 
随着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及后续项目建成投产,海湾化学2022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40亿元,2025年将突破210亿元。  
 
“十四五”,海湾化学按照海湾集团“强链、补链、延链”的规划方向,精准谋划企业发展蓝图。“十四五”末期到“十五五”初期,海湾化学营业收入预计突破350亿元,成为产业链关联紧密、产品走向高终端、竞争力强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新材料企业。(图片来源:海湾化学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