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两会代表委员为纺织行业“献计”

发表时间:2021-03-11 08:5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马艳

  

  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而至。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纺织行业应如何迈好第一步?来自纺织行业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纺织行业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纺织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提速,推进智能制造便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表示,疫情期间,一些智能制造企业凭借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网络运维平台等优势,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效率和效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反映出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增强抵御突发事件的韧性,也可以为市场主体平稳运转、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次我带上两会的提案,也有关于加大智能制造政策支持的。” 陈丽芬认为,要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设立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培育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二是制定智能制造推行规划,集聚融合各类创新先进技术资源要素,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整体提质增效。三是发挥政府引导和协会平台作用,推动共享式制造模式,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提升智能制造国际竞争力。

  “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制造业’,传统制造业永远不会过时,只会‘与时俱进’。”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董事长邵长金表示,要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智能化相融合,形成强化板的“中国制造”传统优势,这是中国经济坚实发展的基础所在。

  “目前传统制造业正处于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针对传统制造业的激励政策,帮助这些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促使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邵长金说道。


  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性

  当今全球纺织服装经济进入到供应链更为多元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市场的竞争已不再简单地介于企业之间,而是转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之争。

  全国人大代表、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星表示,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协同发展和共同提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正常稳定的生产和供给都难以得到保障。

  推动我国产业链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王红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对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化协同发展和质量提升活动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对高于国家强制标准以及国家、行业推荐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大政策激励,鼓励企业标准争创优秀,争做企业标准“领跑者”,通过高品质的标准供给,更好地推动产品、行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经过深入调研的陈丽芬对于打造“澜湄”区域纺织产业链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将围绕加快构筑和提升“澜湄”区域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提出建议。

  陈丽芬说,单一的工厂走出去,一定会面临很多困难。“我建议‘澜湄’区域,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要建立产业链整体的资源整合的平台,同时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政策,或者是设立专项基金,把整体的一个区域的一些产业,做一个全面的规划设计,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帮助企业在海外,顺利健康运行发展。” 陈丽芬说道。

  在纺织产业链上,棉纺企业是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较多的领域,但是近年来,我国新疆棉制品受到一些品牌商的限制,影响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体削弱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表示,鉴于形势的紧迫性,建议尽快放开棉花进口配额,若短时间内无法放开,应提前公布发放棉花进口配额的预案,取消滑准税;并根据市场情况提前公布储备棉的轮入轮出预案,增强我国棉纺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打造一批优势自主品牌

  当前,我国消费能力优势凸显,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却不强,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与民族文化自信仍有待加强。打造一批拥有优势的自主品牌,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是纺织企业发展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表示,随着我国人均 GDP 已跨越一万美元大关,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加重要。在提振文化自信与中国时尚话语权方面,中国时尚需要与全球时尚更加紧密接轨,迫切要求加快以设计创意、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品牌与文化为支撑的协同创新,实现全球时尚语境下结合时代要求的中国时尚表达,应发挥时尚的民族文化价值,提升品牌的文化自信、行业的文化自信乃至国家的文化自信。

  在今年的两会上,杨勋也从提振文化自信与中国时尚话语权、加快核心时尚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新发展格局下,需要规划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有效嵌入建设文化强国、培育文化内生型动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系统战略。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设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成立国家时尚产业专项基金。” 杨勋说道。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森马服饰董事长邱光和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受到冲击,居民非必需品、接触式等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面对新形势,我国政府明确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推进双循环的过程中,品牌战略对于促进国内大循环、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能力的意义更加重大深远。

  邱光和建议,可以有序推进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制定实施国潮品牌培育计划,组织开展中国品牌消费节活动。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