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2020年应急管理部承办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共437件,与2019年相比增加201%,与2018年相比增加261%。为推动落实落地,确保代表委员高质量建议提案内容转化为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质量的实招硬招,应急管理部经过积极努力和密切配合,实现主办件全部与代表委员深入沟通、建议提案全部按期办结、办理结果代表委员全部满意的成绩。今年的两会上,又有不少代表委员聚焦应急管理领域,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委员在《关于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案》中提出:目前高危行业一线人员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普遍不足,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大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管理方式粗放,安全科技装备运用不充分;大部分高危行业中小企业占比过大,大量小矿小厂仍然采用落后的甚至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危化品企业安全负责人中具有化工学历的不足50%,小煤矿采掘机械化不足40%。
应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技能考核,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议研究关闭汰落后产能的小矿山企业,加大企业安全技改投入,实施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继续教育计划。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十字会常委副会长何庆委员在《关于加强消防救援力量建设的提案》中提出: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消防救援力量严重不足,在转型承担综合性救援任务后,任务量成倍增长,力量短缺的问题更加凸显,队伍长期超强度高负荷运转和疲劳作战。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总规模约19.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137‰,远低于发达国家1‰的水平,与发展中国家0.3‰~0.5‰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全国631个基层消防站没有人员编制,农村地区消防力量尤为薄弱。
为适应繁重的综合救援任务和专业救援能力需要,亟需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应急救援任务相匹配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统筹各方面消防救援力量,形成消防救援工作合力。建议研究制定消防救援力量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编配标准、消防站布局和建设标准,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应急救援任务相匹配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研究制定规范政府专职消防员管理规定,健全国家志愿消防员制度等。
台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许沛代表在《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议》中提出:目前,我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薄弱。乡镇应急管理职能基本由原本“人少职弱”的安监站承担,专职人员平均仅有2名。全国约82%的乡镇未建政府专职消防队,农村地区应急力量尤为薄弱。基层群众风险意识总体淡薄,缺乏自救互救能力。城乡基础设施灾害设防能力偏低,避难场所缺乏,老旧房屋抗震性能差,往往造成小震大灾。
建议研究建强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安全设防标准,加大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投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农村住房防灾抗灾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公司总设计师吴希明委员在《关于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提案》中提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航空救援力量特别是救援大飞机明显不足,制约了应急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与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要求不相适应。
为适应适应我国突发事件多样性、复杂性、高危害性的特点,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需要,应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国家航空综合救援力量建设,着力解决大型救援飞机不足等短板问题,并规划建设一批航空应急服务基地和直升机起降站点,尽快形成与我国综合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飞机购买或租赁费用投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张兴凯在《关于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的提案》中提出: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农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2020年8月29日,山西陈庄村聚仙饭店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7人重伤、21人轻伤;10月1日,太原小山岩村景区冰灯雪雕馆发生火灾,造成13人死亡。今年春节的2月14日到15日,持续20多小时的大火,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翁丁寨105栋房子中的101栋烧毁,令人痛心。农村安全生产短板主要表现在:适应农村的安全生产法规少、标准缺失多,安全管理职能范围不明确,事故统计未全覆盖,风险管控能力弱,安全生产基础底子薄。
建议进行农村安全生产情况调查,健全农村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农村安全宣传教育,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安全保障。(邹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