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发表时间:2021-03-08 23:09
分享到: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考虑了疫情对经济轨迹的影响,考虑了年度之间平衡衔接,体现了瞻前顾后、区间调控的要求,确信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场主体的努力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把握实现。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做出上述表示。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仍面临一些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宁吉喆认为。
通过发展解决经济存在的问题
宁吉喆强调,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恢复中的问题,是通过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保持宏观政策必要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二是继续实施惠企纾困政策。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稳住了1.4亿户市场主体,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三是用好改革政策。稳增长促发展必须更多依靠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改革政策要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深化放管服、企业、财税、金融、价格等体制改革。四是明确科技发展和产业政策导向。科技是发展的动力,产业是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切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五是注重需求侧管理。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发挥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作用。六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生态环保有利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要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需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投资功不可没。宁吉喆认为,2021年,我国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补短板力度,拓展投资空间,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6100亿元,用于集中力量办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农”和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同时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规模总体稳定。第二,加大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的力度。2021年,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第三,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2021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第四,促进民间投资更好发展。2021年要采取三个“进一步”的措施:一是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能力,三是进一步创新民间投资方式。第五,加强项目储备和资金要素保障。主要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项目走在投资前”,二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三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孟凡君)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