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英:更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3-08 23:0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字化时代,在人们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老年人却因数字运用技能不足、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遇到诸多不便,比传统时代更难享受同等服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表示。
  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8%。且老龄化日趋加重。据相关调查,一线城市只有41.4%的老人掌握手机拍照,70%老人无法独立操作“健康码”,71%老人无法掌握网络购物技巧;偏远、农村地区情况则更为严峻。
  去年11月,国办发布《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今年2月,工信部印发《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通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技术红利,消除“数字贫困”已成为一项新挑战。
  对此,张英建议: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确保老年人的“数字权益”。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增加“电子技术产品和信息传播服务必须符合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针对老年人高频应用的事项应当推出适老化版本”等条款要求。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为老服务“数字生态”。建议政府加强数字化为老服务从“单一部门、单一企业、单一服务”向综合化、多样化、多态化服务模式转变。比如: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使老年人通过身份证、社保卡、生物信息(授权后)等多种介质关联,实现办事、乘车、就医、文旅等多类场景应用。建议工信、民政等部门开展老年人数字场景和专业服务的清单梳理,会同相关企业、协会制定适老化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建议网信和公安部门重视老年人的信息安全保障,严格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
  三是激活市场活力,改善老年人的“数字供给”。建议工信、民政等部门鼓励和支持面向老年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适当给予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培育壮大面向老年人的数字产品与服务市场,激发数字消费需求,发展高质量的银色经济。鼓励各级政府,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文旅、消费等高频应用的领域,通过“信息服务补贴”等购买服务方式,培育老年人数字化服务综合运营商,更好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四是加强普及培训,开展老年人的“数字关爱”。建议民政、群团等部门借鉴新加坡模式,开展“数字敬老”工程,组织“数字大使”志愿者,利用公共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完善“数字化志愿网络”,复制推广各地有益做法。鼓励子女多关心关注老年人数字生活,让老年人在数字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