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走高质量之路 构建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

发表时间:2021-03-09 10:29
分享到: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在两会上提交了《在脱贫摘帽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立完整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关于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切实落实分级诊疗的建议》等13个议案,内容不仅涵盖了中医药产业体系发展的各方面,而且包括了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相关环节。其中,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受人关注。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凝结出的经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突发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证实,中药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有抑制和杀灭病毒的作用。
  耿福能表示,中医药产业链已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业。从第一产业的药物栽培、种植,第二产业的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制造,第三产业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咨询等,到第四产业的用户体验,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
  为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产业现代化体系,耿福能建议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建立药材追溯体系,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医药产业的核心基础除了中医理论之外就是中药,而中药的第一车间在土里。安全有效的药材是发展中医药的基础,药材质量不好不仅不能保证治疗效果,也不能保证研发成果。
  第二,建立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体系。安全有效是药品的核心价值,不能拘泥于成分论,以临床价值作为新药评判标准。
  第三,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等中医药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具备中药传统技能的各种人才。
  第四,加大医保报销中医药产品金额和比例。医疗保险对中医诊疗服务的覆盖面窄,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医院的特色诊法和特色院内制剂受医保等报销限制,制约了群众的应用。
  第五,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与别的知识产权有所区别,因此必须注重保护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促进中医药良性发展。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手段及传统药方等方面在国外被任意开发,严重伤害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