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余娜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了《政府工作报告》。11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年GDP增长目标为何设定6%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将从哪些方面提升?宏观政策将如何为市场主体纾困?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又将如何开展?吹风会上,上述问题得到一一解答。
今年GDP增长目标为6%以上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目标,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这一设定出于怎样的考量?
对此,孙国君表示,“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去年经济增长2.3%是非常不容易的,明显好于预期。”
孙国君解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综合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经济恢复的情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就在逐步的恢复,包括到三、四季度,状况在不断转好,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
二是考虑基数的因素。比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由于基数的原因,预计同比上升会比较多,从GDP数据表观上看,全年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这是数据的表现。在季度之间的环比,可能还是会相对平稳一些。
三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高到100%
新五年规划首次专辟一章讲述科技,强调科技自主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对此,郭玮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郭玮坦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怎么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用好现有的国家科技资源、怎么优化配置科技力量、怎样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对这方面也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基础研究是一个慢变量,必须要踏踏实实去做,所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创造条件让科学家把冷板凳坐热。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是要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也就是说,企业研发投入可以2倍计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这是一项很大的政策,激励企业去增加科研投入。
“当然,我们国家科技发展也离不开国际科技合作,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过去一贯坚持的,今后也还将不断加强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让科技发展更多增进人类共同福祉。”郭玮说。
宏观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宏观经济的政策都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伴随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将向哪些方面调整?
对此,孙国君表示,去年的宏观政策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来制定和实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宏观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总体来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延续和优化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会急转弯,目标就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例如,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的财力保障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两个明显增加,第一是中央本级的支出安排是负增长,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明显高于去年的增速,这是一个很大的增长幅度。第二是今年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这个直达机制是中央财政资金直接下达到市县基层,意味着财力更快到达基层,这是对基层落实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再例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方面有很多实的举措,如在减税方面,继续执行一些制度性减税政策,对去年出台的阶段性减税政策做一些优化调整,有些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同时又出台一些新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针对鼓励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也包括把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起征点从月收入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也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个优惠幅度是很大的。
在减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比如要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坚决整治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还有中小企业宽带费用要再降10%等,很多政策都是针对中小微企业、针对个体工商户的。虽然他们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政策上再帮一把,帮助他们恢复元气,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继续加大疫苗研发攻关力度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按照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对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作了安排和部署,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郭玮表示,接下来做好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主要会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举措。
第一是要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重点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尽量地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对风险较大的人员和场所要加强检测,努力做到主动发现。
第二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能力、物资的储备,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划定管控单元,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和注意防止出现“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第三是要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目前,我们已经有四个疫苗附条件上市,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疫苗研发攻关的力度,做好疫苗的生产调度、全链条监管、规范接种工作,保证疫苗的质量和接种安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与研究,加快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的研究,提高我们的救治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