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罗艳: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走出去”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3-05 17:1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中医药‘走出去’一方面可展示中医药魅力,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另一方面可拉动全社会的优势资源走出去,包括医药产业、农机装备、科研院所,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市场总监、国机工程集团副董事长(兼)罗艳表示。

  

       罗艳表示,截止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高度、实践深度、影响广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不少地方,中医药还是不能以药品的身份进口,只能以保健品、食品的名义销售,在中医药“走出去”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国际传统医学的标准制定和话语权方面,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方面,以及对推动中医药海外产业发展力度和金融产品创新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对此,罗艳提出三点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走出去”的建议:

  加强制定国际传统医药标准,推动落实中医药在海外的医、药合法性。罗艳建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医疗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的沟通协调,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国际传统医药标准和监管规则的制定。可依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市场优势,加强政府投入,推动在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建立友好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产业园,取得当地的合法行医资质和中药的合法身份,实现以医带产、以医带药,进而找准切入点,逐步推动海外以立法形式确定中药材准入、中医行医、用药等规定,支持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

  “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罗艳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中医药“走出去”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医药“走出去”企业和社会团体。支持企业在海外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的现代中药材种植和物流基地,提供经验分享和技术指导;对从海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回购的中药材提供减免进口关税,简化进口审批手续;对在海外从事中药材种植、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的企业,建立专项考核机制,如减免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取消非主业投资限制、海外投资成本不纳入EVA考核等,助力海外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落地。

  罗艳建议,继续加强政府间合作,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国际发展良好环境。推动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产业领域开展具体项目。鉴于中国-白俄罗斯共建的中白工业园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 和“一带一路”示范性项目,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政企合力在园区内打造中医药发展示范性项目,并在园区内举办国际性欧亚传统医学论坛,提升中医药国际合作影响力,使之成为多国人民文明互鉴的桥梁。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