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发表时间:2021-03-04 21:4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各地加快实施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全国政协委员、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认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有力提升了产业融合创新水平,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的推动下,患者明显向线上转移,民众已经接受网上看病、网上开药方、网上拿药、配送到家的模式。抓住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风口,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就抓住了实现弯道超车甚至领跑的机遇。”林凡儒表示。
  近年来,我国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了部署。
  林凡儒认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具体落实中,还存在很多障碍和问题。一是从中药种植阶段看,其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种植标准不统一、技术不规范等人为因素影响,导致中药材品质不统一。中药材市场供求的信息不对称出现盲目生产,引起中药材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稀缺濒危药材过度采掘或缺少保护,造成优秀中医药资源消亡流失。二是从中药生产阶段看,标准化程度不高,其生产与质量离《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都有距离。智能化程度不高,既面临技术升级,又面临产品升级压力,在理论创新、标准创新上亟待加强。三是从中药流通阶段看,需要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品牌建设需要加强、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
  林凡儒建议,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促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首先,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中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在中药材种植阶段,通过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基地全方位数据监测与分析等功能,实现种植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形成智慧药材种植产业链,为中药质量的全程追溯提供保障。二是在中药生产阶段,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打通产品、机器、车间、工厂,实现底层标识数据采集成规模、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三是在中药流通阶段,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借助移动终端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药产品科普活动,激发中药产品需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患者和用户的需求传递到中药研发与生产环节,形成中药产业链的“闭环”,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系统。
  其次,建设中医药产业信息平台,打通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作用,建设中医药产业信息平台,整合上游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到客户需求信息,发布中药材价格指数等相关信息,实现供产销环节数据共享,指导生产消费,防范和化解中药材价格、产量波动风险,实现中医药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再次,用好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一是深度挖掘民间和官方的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甄别,形成良好的数据链,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匹配,实现智能化、标准化诊疗,促进中医药产业的传承。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实现线上预约、等候就诊、在线缴费、自动煎药、智能配送,病人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医药配送、医生问诊,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和交易效率并且高效利用药材资源,实现标准化和电子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