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郭卫民:中国已向69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

发表时间:2021-03-04 21:4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中国开展疫苗国际合作是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共同战胜疫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但是,有人质疑中国是想利用疫苗出口来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这种说法是十分狭隘的。”3月3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打响后,就把疫苗研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力量开展疫苗研发。中国始终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

  郭卫民介绍,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上市申请和附条件批准的技术标准,这些标准与世卫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我国疫苗企业从研发到每一阶段的实验,都始终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程序进行,而且在研发、实验到紧急使用、附条件上市等各个重要阶段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先前在中国附条件上市的中国国药集团和北京科兴公司的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都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相应标准要求和我国技术指导原则要求。”郭卫民表示。

  截至2月底,中国已累计接种疫苗5200多万剂次,很多国家也都批准使用了中国疫苗,一些国家领导人自己带头接种了中国疫苗,这也说明了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国家药监局又附条件批准两种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这两种疫苗从研发到生产也是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程序进行的。

  郭卫民指出,疫苗是防控并战胜疫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抗疫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宣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支持鼓励中国企业同有关国家开展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合作,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积极推动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许多国家肆虐,我国愿与世界各国并肩携手、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战胜疫情,为保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截至2月底,中国向69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28个国家出口疫苗,这个数量还在增加中。” 郭卫民介绍说。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