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英:大力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2-08-03 12:3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曹雅丽

  “近年来,数据资源正在成为强化‘内循环’、促进‘双循环’的引领型、功能型、关键型要素,数字化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工具,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去年,全球互联网使用率增长32%;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超36%,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9%,外卖、网约车、电商等行业呈现规模化增长态势,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对中国工业报表示。
  此前,中共中央“十四五”建议稿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张英认为,目前,数字化转型存在数据制度和开放共享瓶颈。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当前,数据法律保障与技术创新不同步,数据权属界定、权益保护缺乏上位指导,“大数据杀熟”等新问题难以有效规制;向上归集与向下赋能不对称,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赋能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比如行程码数据各地政府就无法实现连通,数据向治理力和生产力转化受到较大制约。
  “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基础能力亟待夯实。”张英表示,目前,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高端装备等核心产品及产业链价值链的国产化供给严重不足,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自主性和控制力偏低。同时,国产技术和产品缺乏足够国内市场推广应用空间,供求失陪导致上述产品和服务在性能提升和迭代升级方面进展缓慢。
  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操作指引。张英表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人才、技术实力以及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会转”的困境。同时,国内外研究机构发布的“数字化转型指南”偏于宏观、较为理论,且大量数字化的规范分散在不同领域的各类国标、团标中,既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又缺乏分级分类分业操作规范,很多企业都表示无从下手,从理论到实践落地难。
  张英认为,数字经济统计指标缺少统一标准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全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缺乏统一的经济统计指标,不利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管理、以及衡量各地的发展水平。
  对于上述问题,张英建议加快推进数据综合立法和央地数据互通。建议开展国家数据综合立法,重点解决数据权属界定、交易流通模式、安全保障机制、权益保护机制等核心问题,授权地方开展数据立法和实践。建议推进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赋能机制,打通央地数据的互通瓶颈,开展标准化数据治理和场景化调配,让数据找得到、拿得到、用得好。
  “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张英建议,围绕工业软硬件、工业操作系统、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应用牵引、整体带动、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强攻关力度。加大国产化软硬件的应用力度,创新“保险补偿+可替代目录”等制度,鼓励国资国资和重点领域优先部署应用,加快国内产品更新迭代。
  张英建议,加快制定数字化转型“一业一指南”路线图。建议制定“一业一特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评价机制,分类分级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议打造一批特点鲜明、导向明确、具有行业赋能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更好促进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
  “加快制定数字经济产业统计标准体系。”张英建议,加快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明确统计门类和数据口径;建议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数字经济发达的地区先行试点。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