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工业互联网新三年计划解读之十四:人才保障
发表时间:2021-03-04 14:53
分享到:
日前,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时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再次对今后三年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工作内容做出了部署,为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需求引领,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素质双提升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由概念普及阶段进入实践深耕阶段,现在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带动国内就业人数显著增加。据测算,工业互联网在2019年带动总就业人数超过2679.6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46%,新增就业人数312.2万人。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的总就业人数将达到2810.90万人,同比增长4.90%。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远远不够。通过招聘网站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工业互联网人才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招聘(90.84%),校招占比不足10%。与工业互联网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相比,学历教育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岗位需求。
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预测是科学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为完成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人才大数据平台,汇聚各区域的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投入、企业岗位招聘、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毕业生情况等数据,通过模型预测人才需求。向社会动态发布工业互联网岗位需求信息,支撑人才政策的科学编制与精准实施,助力高质量就业。
二、机制保障,以评促选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工业互联网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制定职业和岗位调研制度,定期开展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各类企业的调研;二是研制工业互联网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引导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培养方案等建设;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认证工作。针对每个典型岗位,建立认证体系,包括认证课程、认证考试、认证授权点等。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工业互联网领域“1+X”证书试点。
三、培养为基,以训促学加速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现阶段多数院校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工业互联网人才的社会需求,但目前遇到一系列问题。一是工业互联网体系复杂,教育教学标准不统一。目前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比例不高,尚未有完善的教育教学标准,多数处于摸索的阶段。二是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教材和课程资源。教师对于工业互联网知识和技能不熟悉,对于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教学的经验缺乏。三是产业和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不明确、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钩,产业和教育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尚未形成。
通过建设共享型工程实习基地,加快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从硬件设备、实操系统、管理平台等维度出发,规划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方案,通过综合规划实训场地、设计实训方案,开发相应实训设备,汇聚教育教学、互动体验及展示宣传等多类服务,为参训人员带来一站式的工业互联网专业培训,加强管理、运维、技术、服务等多维度、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进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