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2020年度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表彰中,100项群众性创新获得了17万元的奖励。
据了解,该公司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见效快、效果显”群众性技术创新为降耗增效手段,深挖创新点、提效点是该公司坚持的创新思路。2020年中完成“蚂蚁城”创新立项198项,授权专利24项,被当地济宁市授予“专利大户”。
去年12月份,该公司运搬工区地面维修工王东看着堆积在车间内成垛废旧轨距拉杆,愁得直摇头。因巷道环境潮湿,轨道上的轨距拉杆锈蚀严重,螺帽和丝杆拆不开,两端的猫爪取不下来。该公司井下循环使用的轨距拉杆约2000多条,仅靠传统“残油浸泡”维修办法进行修复,无法满足井下生产需求。
现场有难题就是创新的动力。王东动起了脑筋,总不能让这几根拉杆给“绊倒”,井下轨距拉杆长时间埋在轨道石子下面,受潮生锈。于是,他在螺栓处涂抹黄油,再缠上保护膜,隔绝了潮湿空气,起到防锈的作用。
王东说:“班组电机车撒砂防堵塞、油压胶管防冻、保险绳防脱,这些小点子既实用又有效还节约材料成本,才是班组最需求的好创新项目。”
小创新不仅降本增效,还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这是职工追求现场创新的兴奋点,该公司防冲中心泄压工步士洪就是受益人员。针对掘进工作面打设泄压孔时产生的煤尘困扰时,步士洪说:“钻机一开粉尘大能见度低,不光影响施工质量还影响作业人员心情,所以改善作业环境一直是自己的希望。”通过步士洪的坚持创新,自行组装了一套卸压钻孔除尘装置,利用水压直接向钻孔内喷水,再使用护罩喷雾进行二次降尘,除尘效果达到95%以上。“工作环境改善了,心情好了,干活也有劲。”工友陈亮笑着说。
刚刚获得该公司“技术创新能手”的李吉斌,说起创新经来,针对升井的废旧钢丝绳靠叉车来回搬运不方便的难题,他在原钢丝绳缠绕装置底座上焊接安装了四个万向轮,2人就能把钢丝绳缠绕装置轻松推送到缠绕地点,锁住万向轮固定在原处进行缠绕作业,节省了等待搬运时间和怠工现象,年节省人工费用2.38万元。
同时,该公司提倡“降成本就是多挣工资”的精益市场理念,着实让爱动脑的职工获得了实惠。在采煤机生产割煤过程中,会出现截齿因松动旋转中丢失现象,该公司综采二区郭刚长班组创新设计的“采煤机截齿自锁装置”,月节省材料4930元,班组职工每人增收了310元。
“小创新积水成渊,小发明积土成山。2020年该公司技术、管理、群众各类创新项目280个,积极发挥了员工群力群创的巨大作用。”该公司工会主席李家波说。
(作者: 张继涛,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精益结算中心;亓正国、郭洪富,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兼职记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