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66年,是一家致力于锻压成形装备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的民营企业,是国内最大、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锻压装备制造商,全国锻压机床行业列第一位,先后获得“中国锻压机床行业排头兵”、“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精心创品牌十佳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等称号,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江苏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1414人,从事研究与开发人员20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59人,硕士学位以上23人,先后通过省双创计划、市绿扬金凤计划等人才计划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彭福军等领军人才10人,省产业教授1人,扬州英才培育计划3人,组建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公司具有了强大的产品技术研究和创新开发能力。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成立了锻压机床研究院,建有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创新能力居于行业领先,并且承担了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压力机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承担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养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知识产权重点战略推进计划1项、国家数控重大专项2项;拥有国家专利157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52件,获软件著作权18项,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7项,其中国家标准15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扬州市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先后获扬州市企业技术创新奖、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二、企业近三年主要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企业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创新情况
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国家、省发展的核心战略,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下,近年来,公司确立了“智能化,专业化,重型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智能化是扬力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专业化是扬力产业定位的基本准则,重型化是扬力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规模化是扬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化是扬力做强品牌的必由之路。扬力人以“务实、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从实际出发,创造对社会、企业、员工有益的价值,以创新为手段,使企业获得发展与壮大;以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卓越追求,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有永久的生命力。公司通过勾画的“技术领先的世界级金属成形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先者蓝图,激励扬力人以“创新转型,扬力快行”的态势阔步迈向未来。
公司通过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健全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全员参与来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企业转型,将公司建设成为技术创新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的实施、江苏省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等建设,制定一系列公司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专利新产品开发奖励考核办法等,奖励员工申报专利、开展技术改革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通过最美扬力人、公司十佳员工评选,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公司广大员工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积极性。
公司发展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为宗旨,把员工和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坚持“以职工为本、以职工为主、以职工为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注重企业发展与员工根本利益的统筹兼顾,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切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把扬力集团建设成为技术领先的世界级金属成形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
2.企业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建设和创新情况
研发机构:公司成立了锻压机床研究院,建成了“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中心”,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基地,下设压力机、重型机床、精密机床、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等五个研究所,建立了国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是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压力机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通过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解决了一批行业内的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帮助了基层生产单位进行职工培训和新产品开发,积极组织了多次同行业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与学术交流活动。
充足的技术创新投入: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经费都超过上年销售收入4%,近三年每年的研发创新投入均在9000万元左右。
创新团队建设:公司以发展人才优先,公司以5个研究所为主组建了各自成熟稳定的技术创新团队,并先后通过省双创计划、博士集聚计划、市绿扬金凤计划等引进了张明路教授、张建华教授、霍孟友、张小俊、孙凌宇、陈小岗、倪俊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政策吸引各类专业人员来公司工作,推进公司多项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共同发展。
产学研“借智”策略: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公司的合作。公司与美国EMS公司、济南铸锻所、南京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沈阳自动化所、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针对精密高速压力机、闭式压力机、龙门式压力机、热模锻压力机、伺服压力机和自动化设备输送线成套装备等多个关键技术实施产学研合作,各项合作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公司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以项目为载体,围绕企业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开展研究,提升了科研项目的水平和研究深度,凭借多年来在冲压、锻造、折弯、剪切、激光加工领域的优势,逐步形成了集研发、创新、设计、工程与生产技术、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基地。公司下设了扬力机床、扬力重机、扬力精机、扬力数控、扬力液压五个事业部,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科技地位和实力,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
数字化创新研发平台:公司构建了产品三维数字设计、有限元分析与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及模块化设计等数字化设计研发技术平台。采用三维造型软件对产品进行三维造型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分析,检查运动过程中的干涉和运动学性能情况,直观了解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产品刚度、强度,并进行疲劳性能分析,预测设备各部件的疲劳寿命,对零部件结构、应力、变形等性能进行真正的优化。综合分析后得到产品的最优化设计方案,节省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产品的设计费用,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全面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各个系统中的每个部分开展模块化设计,使模块的划分不再仅考虑单个产品的结构特点,而是根据产品族的因素,解决产品的分类成组问题,完成所有零部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建立标准化模块,形成产品系列;应用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管理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如零件蓝图、工艺过程卡片、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和数据程序等生产作业文档,并能对工作流和过程进行管理。以其为信息集成框架,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减少信息冗余,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拥有重机、精机、机床、数控、液压等五大厂区,厂房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建有数字化产品试制中心和测试中心。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进口数控卧式镗铣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削加工中心等专用设备300多台套,齿类、机身、滑块、飞轮、转盘类等通用加工设备2000多台套,形成了切削生产线8条。企业设备精良、生产能力雄厚,工艺先进独特,为企业产品研制和生产提供了保障。公司测试中心配备了激光跟踪仪、激光干涉仪、关节臂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下死点动态监测仪等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运用各种先进的试验方法和手段,根据锻压机械检测标准,搭建试验测试平台,对关键件、压力机进行工艺试验、性能测试试验。
主要技术创新成果:公司近三年在金属锻压成形装备传动技术、精密动支承与导向技术、伺服压力机驱动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自动送料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加工检测技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并进行了产品应用开发。主要技术创新成果包括:
(1)在金属板材成形装备传动技术领域突破成形装备机构构型设计难点,通过金属板材成形装备主传动机构等构型创新设计和机构变异设计等创新设计,实现了八连杆压力机主传动、压力机行程调节、肘杆式压力机主传动、多连杆压力机大行程传动、装模高度调节等多项技术突破。该技术领域已产生60件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45件。
(2)在金属板材成形装备精密动支承与导向技术领域通过动静压支承与导向结构等技术突破,开发了新型压力机动静压支承轴承、动静压支承导轨。该技术领域已产生5件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
(3)在重载高效伺服压力机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通过伺服机械压力机驱动机构、伺服泵控液压系统、压力机伺服控制等技术难点的突破,开发新结构高性能伺服机械压力机、伺服泵控液压机及相关系统与技术。该技术领域已产生6件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
(4)在金属板材成形装备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突破智能工艺控制、智能故障诊断、远程智能服务等技术难点,开发智能金属板材成形装备。该技术领域已产生13件专利,其中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软件著作权13件。
(5)在金属板材成形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实现伺服送料、多工位伺服机械手、并联送料机械手、自动换模技术的突破。该技术领域已产生23件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
(6)压力机关键零部件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实现压力机关键件加工、装配、检测工装及工艺方法技术突破,保证产品制造精度。该技术领域已产生16件专利,其中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件。
3.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产出和经济社会效益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开发,在锻压成形装备设计、机械压力机伺服驱动、泵控液压伺服、伺服送料、高速精密冲压、热模锻、三维激光切割、锻压自动化集成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开发了新产品20多个系列近100个新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0个。
近三年公司承担重大专项子课题、省重点科技支撑、省科技成果转化、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和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等6项省科技计划项目,累计获省拨资助资金1769万元。
研究开发了闭式双点压力机、闭式四点压力机、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伺服压力机、高能热模锻压力机及其组建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等新产品10余项,其中获得省高新产品4项:HFP2500热模锻压力机(141003G0186N)、LS4-1600LR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151003G0312N)、乘用车覆盖件全自动柔性冲压生产线(151003G0541N)、 TE4-1600FB大型抗偏载闭式四点多工位压力机(161003G0523N)。高新产品销售近三年累计完成4.73亿元。
技术、产品创新扩大了公司市场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的行业垄断,带动我国锻压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4.近三年产生的重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
公司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研发了取得了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智能化高效精密热模锻压力机、智能化柔性冲压生产线、汽车关键零件智能化精密锻造生产系统等多项重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产业化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并帮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三年产生的重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具体有如下四项:
(1)LS4系列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
创新研发的八连杆驱动机构,运用气垫闭锁下沉技术和CAE仿真与优化,提高了压力机整机性能。具有在非工作区域滑块能快速下行和返程,而在工作区域滑块速度低且趋于恒定的特点;针对乘用车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工艺特点,合理优化设计杆系长度及铰接点位置布置,获得最佳化的行程与能力曲线;自主研发了齿圈导向的新型离合器制动器、带下拉安全行程的气垫闭锁机构及闭锁回油速度调节机构、新型飞轮制动器系统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深拉伸性能和整机的可靠性。产品通过了国家铸造锻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和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鉴定认为产品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LS4-1600LR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2)乘用车覆盖件全自动柔性冲压生产线
乘用车覆盖件全自动柔性冲压生产线针对乘用车覆盖件自动化冲压工艺的特点,创新开发了钢铝混合冲压工艺、全封闭式防火防尘且减噪的安全智能防护等关键技术,集成了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和4~5台闭式四点压力机、拆垛和搬运机械手、钢铝混合板料输送系统、自动识别单双料光学对中系统等核心设备,可实现乘用车覆盖件钢铝混合全自动化高效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通过了国家铸造锻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和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鉴定认为生产线整体技术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覆盖件全自动柔性冲压主要为华晨宝马等高端乘用车配套服务。5400吨乘用车覆盖件全自动柔性冲压生产线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3)TE4系列大型抗偏载闭式四点多工位压力机
通过对大型抗偏载闭式四点多工位压力机技术、多工位闭式四点机械压力机滑块抗偏载的液压系统、抗偏载的异向齿轮传动系统、单工位多层式气垫技术、装模高度调节量限位装置及装模高度调整方法、分体式离合器制动器行程的检测与调节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的集成,实现一台压力机完成多工序零件一次冲压成形,整机具有较高的抗偏载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产品通过了国家铸造锻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和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鉴定认为产品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TE4大型抗偏载闭式四点多工位压力机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4)高效大吨位精密热模锻智能化生产系统
产品由智能化高效大吨位精密热模锻压力机、智能化检测与筛选装置、伺服送料机械手、模具快速更换装置、高效热模锻生产智能控制及生产管理系统等部分构成,是汽车变速箱齿轮、连杆和轮毂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精密锻件高效智能化生产装备。整套装备高效、精密、稳定性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具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核电、航天航空、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果2017年获扬州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5)家电精密钣金成形高效柔性智能化生产线
家电精密钣金成形柔性智能化生产线是由双曲柄六连杆压力机、伺服液压机、机器人、自动换模系统、智能检测、智能控制及MES系统等构成的成套系统,用于家电精密钣金件特别是面板类零部件的柔性、高效、智能、无人化生产,满足了家电产品面板件无痕拉深、覆膜板材冲压、频繁换产等要求,生产效率由通常的每分钟3-4件提高到7-8件,换产时间由4-5小时缩短到4-5分钟。突破了家电钣金成形加工能耗高、效率低、换产难的行业瓶颈,满足家电钣金件特别是面板等精密冲压件的多品种柔性化、高效、智能化生产需求,全面提升了家电精密钣金件生产柔性化、智能化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换产效率,节能降耗明显。产品通过了国家铸造锻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符合标准及技术协议要求。产品2018年实现销售2.4亿元。
5. 对企业自身的成效
公司近年来针对汽车行业对高端冲压、锻压装备的巨大需求,在省、市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了一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将国内多工位冲压成形、乘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热模锻成形推向全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无人化生产的水平,加快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国产化进程,替代了同类进口设备。
公司通过领军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实创新团队,也为团队提供了核心和技术引领,增添了创新活力。通过扬州英才培育计划、与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项目合作开发中锻炼、培养相关技术人员,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后备带头人,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开发的多项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拓展了公司的产品领域,并帮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 对行业或区域带动作用
冲压、锻压属锻压行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金属冶金、材料成形等)、中游(切削机床、机器人、自动控制等)和下游产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家电等)。技术及产品创新是承上启下的环节,其发展不仅有力推动有关金属冶金、材料成形等上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汽车制造核心装备,其发展必将带动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等相关下游领域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符合我国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该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水平的重要作用,技术及产品突破大型多连杆压力机、热模锻压力机的设计与制造、生产系统柔性化、远程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系统可靠性等智能化柔性冲压生产线、智能化热模锻生产线关键技术,使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本公司近年来创新突破的技术和产品主要是汽车覆盖件、锻压件等大型钣金冲压件和锻件加工的重大装备,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将使国产同类装备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打破国外垄断。我省是汽车零部件和锻压机械制造大省,公司技术创新突破有效促进了我省锻压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我省乃至国内锻压成套装备智能化和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化水平,促进了我省锻压成套装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提升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出了一个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应有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