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陈清泰: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刘杰

  “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它比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的影响范围更大,对经济社会的改变更加深刻,造福社会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将改变对未来汽车的再认识”。1月16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线上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召开。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发表演讲。

  陈清泰说:我们仍然处在汽车产业激烈动荡变革的过程之中,只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未来的汽车才能把稳前进的方向。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的交融互动对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要把未来的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评估它的发展前景、部署它的未来,把稳方向。

  陈清泰认为,未来的汽车是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强大载体,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连结在一起,新一代移动通讯相衔接的一个重要纽带。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拉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支柱性、引领型数字化产品。它有极强的能力,广泛吸纳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智能,它是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大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高技术公司的渗透,它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它与传统汽车相比,属性变了、定义也变了,边界也变了,它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数字化电子电力产品、电子信息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移动互联网产品,它由一个从A到B的移动工具转化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人们所关心和担忧的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再过五年或八年就会成为过去。而未来造福社会,深度改变人们出行体验的是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这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据麦肯锡预测,未来的汽车超过80%的变革来自电子电器构架和软件,机械部分只是软件的执行机构。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的一个重要特征。 驱动汽车功能进化的是数据,而保障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的是软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也就是说,同样的汽车、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算力,但数据丰富了,软件迭代进步了,不仅可以不断给用户提供安全、暖心、愉悦的新服务、新体验,而且根据用户的偏好不同,汽车可以成为“千车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和系统。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厂商和用户之间将由一次性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用户不断提供数据、厂商不断扩展服务的良性循环。厂商将由“制造”转化为“制造+服务”。

  “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正在使传统汽车面临严峻的挑战,隔行如隔山,面对如此大跨度的新技术群,车企很难单独把它们拿下,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成功之路。有机构预测,在整车成本体系中软件占成本的15%会上升到60%。目前,新型零部件技术的壁垒还没有形成,存在着很大的创新空间,这就给新的进入者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陈清泰为此建议:汽车企业要抓住时机,针对系统软件、车载芯片、功率半导体等“卡脖子”环节,下大工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成长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新型零部件公司,培育出更多的“小型巨人”,做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打牢我国新型零部件的基础。

  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很大的挑战。接下来,我国汽车电动化进程不应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将占70%。这些都将涉及到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等,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陈清泰建议政府要为未来做好顶层设计,把汽车、能源、信息、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为我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