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苗圩:直面汽车行业新变化 跨界融合成破局关键点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5
分享到:
  1月15~17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拉开帷幕。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就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中出现的新动向、新变化,谈了几点个人体会。
 

  首先是关于汽车产业发展新动向苗圩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为我国及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新阶段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持续演进,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将成为竞争焦点。

  新动向带来新变化苗圩认为,新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汽车产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直观来看,传统汽车过去靠两年一改脸、四年一换型,通过内外部造型的变化,来吸引客户的关注日渐式微而依靠超配的硬件,通过机器学习系统不断升级的软件就更好地贴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了对用户的黏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千人

  随着产品的形态变化,车辆、基础设施、运营平台之间智能互联和互联共享,一方面汽车正在从一个交通运载的工具延伸成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和数据的空间,并逐渐成为支撑构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成为四个轮子上的数据中心。另一方面,汽车不仅是传统能源的消耗品,也可以作为存储和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

  其次,变化还体现在企业商业模式苗圩指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在加速融合,正在创新出新的业务模式,并对汽车产业、企业应用服务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车辆的硬件收入、利润占比降低,软件收入和利润占比有望大幅度增加。据麦肯锡预测,未来汽车超过80%的变革来自于软件和电子电气架构,整车系统当中软件成本占比将从现在的15%左右上升到60%以上。因此,在软件服务商占据优势的企业将会在未来发展当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二是以数据、软件和服务为纽带,车企和用户之间关系可以从过去的一锤子买卖转变为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三是汽车企业可以由过去的卖产品为主延伸到卖产品、卖服务,主机厂商的商业模式可以从“制造”转变为“制造+服务”,通过OTA升级、按需付费等方式实现价值变现。

  处在如此大的变局之中,汽车行业该如何开新局对此,苗圩也分享了他的思考。在苗圩看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应用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多维度整合资源,需要加速产业生态的建设。我国在这方面具具有较大优势,可以为产业创新发展抢占先机、创造更多的机遇。

  一是制度优势明显。近几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发布,针对跨领域管理的问题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加强工作的协同,这对推进对促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优势,以及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的应用和叠加优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产业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技术优势不断夯实。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上,总体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

  在面临机遇的同时,苗圩指出,我们也时刻面临着挑战,最主要的挑战体现在芯片操作系统安全三个方面。    

  如何才能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苗圩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加强组织的协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个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所以在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应该加大协同的力度,使大家同向发力,共同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二是支持企业的跨界融合,加速关键产品的落地和质量的提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扭住扩大内需基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采用揭榜挂帅等形式,也要鼓励主机厂和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跨行业的合作,聚焦软件和安全,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测试、验证、认证体系,提高技术能力。

  三是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大力推动共建共享。我们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下一步就是应用场景,要充分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带给5G的发展机遇。苗圩说道。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