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毛志亮(图/文)
12月16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市摄影家协会、深圳市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龙岗文化中心、港深珠澳摄影联盟承办,为期一个月的2020第四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平行展之一《深圳围·深圳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大型纪实摄影展在深圳龙岗文化中心盛大开幕。同期还举办了研讨会,摄影界共赴交流盛宴。深圳市、区、街道相关领导,行业摄协主席、副主席及全国各地的摄影大咖等200余位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深圳围·深圳村》大型纪实摄影展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巡视员梁宇致辞并宣布摄影展开幕
本次展览策展人、深圳市龙岗区文联主席林楠致辞
海天出版社执行副总编张绪华致辞
《深圳围·深圳村》一作出自著名人文摄影家秦军校先生之手,在其镜头下,全方位记录了深圳的历史遗迹与城市变化,留下了不可替代的文献与视觉文本。其摄影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从多角度反映深圳的风土人情、人文建筑等时代变迁,为深圳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之际,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展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承载着深圳文脉的建筑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有力见证。
著名人文摄影家秦军校致辞
秦军校曾连续担任两届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台湾亚洲影艺联盟副秘书长,马来西亚槟城影艺协会荣誉博学会士,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高级顾问,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荣誉顾问,港深珠澳摄影联盟主席,《港深珠澳摄影报》总编辑等职务。2006年荣获中国摄影50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2008年荣获广东摄影50年突出贡献摄影家、2018年荣获广东摄影60年突出贡献奖。
领导与嘉宾观看展览
从2004年开始至今,秦军校一直关注并拍摄深圳的历史遗迹。毫不夸张地讲,他是最早持续关注深圳历史的摄影人之一。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深圳围·深圳村》中拍摄过的影像场景有些已经不复存在,有些已是面目全非,但,这些记录下来的影像资料会成为最珍贵的历史遗迹,也是为深圳这个城市留下的不可替代的文献与视觉文本。
《深圳围·深圳村》研讨会
《深圳围·深圳村》简介
深圳围,顾名思义就是宋、元、明、清时代遗存在深圳的客家围屋。围屋是整个家族集中住在一起的地方,这种居住方式有两种好处:一是便于集中管理,二是便于防御外来侵略。但是,客家围屋群落的保存状况堪忧。
深圳村,就是深圳城市现代化建筑中被包围的“城中村”,亦称“都市里的村庄”,是中国改革开放42年来遗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产物”,而建立经济特区已40年的深圳,是城中村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深圳的城中村居住的大都是从五湖四海奔赴深圳工作的人们,城中村俨然成为这座城市最具市井味道的地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的城市标语,而让这句话真正落地的,则是深圳的城中村,它是深圳精神的另一种标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