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 杨安稳 吴晓亮
关心青年职工成长,就是关心国家发展,同时也是关心企业发展。企业发展离不开有创新、有激情、有活力的年轻人。近年来,山西宏达集团通过教育、培训、引导等多种手段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创业发展提供平台,让他们在集团高质量发展中奉献青春和力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和青年职工健康成长。
抓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企业发展
宏达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土法工艺的黑、大、粗,发展到现在的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形势发展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企业所用人才大部分都是周边村村民,文化水平低,年龄老化。随着现代化技术工艺上马,企业逐步进行人才更替,不断充实,如今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主力。为了让青年职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出力流汗,真正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宏达集团狠抓青年职工的党风党纪,遵法守纪,爱岗敬业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论大小会议,不分节假日,适时安排专项培训教育活动,让全体党员干部、青年职工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爱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他们的信念和理念。他经常结合自己的实际献身说法,要大家珍惜我们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说:党中央对我们民营企业重视了,民营企业发展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民营企业才有今天,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得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繁荣发展。我们真正感到中国逐步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长历程。中国在世人面前,大国担当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凸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成果。青年人法制观念强化了,爱国热情和激情明显提高,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热情更加高涨,企业发展也有了强大的后劲和动力。
抓技术技能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
宏达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爬坡过坎,艰难爬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人员进行更新交替,一大批学历高,技术精的青年人来到了宏达,在这吕梁山下,十里钢城彰显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但是由于许多人才专业不对口,没有接触过钢铁行业,给他们发挥潜能带来阻力,为此,张会民董事长清醒认识到,现代化企业,现代化的装备,必须有现代化新型工人来操作。于是,他要求人力企管部在招聘人才时,注重技术人才的选用,把更多的知识型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

今年5月份,集团高速棒材投产,由于设备现代化成度极高,前期虽然对员工进行过班前培训,但还是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年仅22岁的周磊,是河津市柴家乡北张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建龙集团进行实习,后来听说宏达集团招收技术人才,他在集团高速棒材生产线投产后第二天就来报名,由于他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高速棒材生产急需这样的人才,于是他入职后尽快投入工作,为集团高速棒材生产发挥出了光和热。
宏达集团从2017年开始,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了能让员工技术技能、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和加强,集团制定了职工培训计划。
聘请太钢专家杨小虎为客座教授,坚持每月至少四天培训时间,从最基础和日常安全行为开始,并且按照培训计划,分阶段进行考试,做到所有技术岗位都能持证上岗。
除了外聘专家,集团还抽调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课。
截至目前,集团先后开展煤气工、电焊工、风机工、电工、质检、化验等技能培训,共有二千多人次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占集团员工60%。
在这一论培训中,先后涌现出夫妻互相监督,父子互相鼓励等典型的人和事。
冶炼厂维修主任崔国鹏,今年36岁,进厂十几年了,一直在这个岗位上由一般员工成长为技术骨干,他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学不学无所谓,因此,复习提纲到手不认真学习,而是在家玩抖音,同在集团担任天车工的妻子薛娟珍见后督促他,薛娟珍说:你现在是主任,肩上担子重,你手下还有那么多人,你自己不好好学习,怎么带领员工学?你保证不了安全生产,如何保证我们小家的幸福和安全?如何保证集团安全生产?怎么对得起董事长和我们父母与孩子。上小学的孩子在一旁也插话说:爸爸,我们老师都说了,任何工作都要注意安全,安全工作大于天。听了妻子和孩子的话后,崔国鹏深感内疚,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立即开始学习,为了能加快学习尽快掌握和提高,妻子说我们互相提问,这样记得牢。
经过紧张学习后,夫妻二人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此事被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李强知道后,他在每一次安全培训之前都把此事讲给大家听。为了表彰先进,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集团专门召开会议,授于崔国鹏妻子薛娟珍“安全监督之星”荣誉匾牌。此事河津电视台和运城电视台先后进行了报道。
抓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技能,是宏达集团常抓的工作。2018年,集团投资100万元聘请深圳易企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组织能力提升与执行团队打造”的大型培训。上到副总,下到一般员工都是本次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包括《组织管理优化调研》、《钢铁行业组织管理对标》、《如何蜕变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等。
据了解,两年来,集团先后开展了技能培训和安全演练,同时还采取了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先后派员工到临汾星源集团、新绛高义、稷山铭福等钢铁企业学习。
积极引导 为集团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2008年至今,集团每年都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集团和周边村考上二本以上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资助。共有600多名大学生享受到宏达集团金秋助学的红利,资助金额达二百多万元。同时还为小张村建小学、文化活动中心,为周边的张吴、北王、旭红、忠信、人民、琵琶垣、闫家洞等村和河津第二中学建校捐资达50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心使者。

董事长张会民是军人出身,他对退伍军人情有独钟,凡是复原军人到集团上班,他都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优先安排岗位。复原军人武康英,部队复员后到集团上班,先后在不同岗位工作过。每干一行他都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连年立功受奖,多次被河津市和运城市总工会授予二等功,每年都被集团评为优秀厂部长。
由于轧钢三厂设备选用德国西马克生产线,技术要求高,今年六月份,他由轧钢一厂厂长调整为轧钢三厂厂长,上任后,为了尽快掌握先进设备的性能,他就带领他的团队刻苦钻研,认真请教,每逢有德国专家来回访,他就跟在翻译后面认真听,细心学,把一些关键数据记在心中。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不仅感动了翻译,更感动了德国专家,他们说宏达人的精神让我佩服,宏达人品格让我信服,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供应部长宁鹏云,虽然只有30多岁,已经担任部长好几年了,在集团属于年轻的厂部长。今年5、6月份,集团原料供应出现问题,他同年轻的集团副总张丽上代县,奔西安,进料场、下矿井、看货源、查品味,不怕脏不怕累,为集团原料供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让集团在生产中没有因为原料问题而受到影响。
销售部贺宏伟、信息部张国鹏等一批年轻的员工和中层干部,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样的事在宏达集团数不胜数,因为在每一位宏达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集团发展我是一份子,在宏达的长河中我是一滴水,在宏达建设中我是一粒沙,一块砖,宏达为我的创业提供了平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证,我要为宏达的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现在宏达集团300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周边村的,他们在家门前就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消除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在宏达集团,有一家三代,有父子、还有夫妻同在集团上班,工作之余不仅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管理好自己的责任田,真是生产、生活、致富三不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