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来3-5年 商用车低速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6
分享到:

  未来3-5年 商用车低速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中国工业报 余娜

 

  11月29日——12月1日,以“洞见趋势 顺势谋变”为主题的“2020中国商用车后市场年度大会” 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瑞立酒店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与商用车服务网联合主办,商用车服务网承办,大会以1场主题论坛+6场同期商务活动的方式展开。

  中国工业报从会上获悉,不少专家表示,“未来3-5年,商用车市场低速发展将成为新常态,商用车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存量市场竞争。”

  一方面,整车企业关注点将由整车销量增长转为质量提升,对商用车配件质量、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商用车后市场龙头企业整车厂、发动机厂发力售后市场,售后体系、渠道建设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将深受影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汽车经销商由赚差价到做服务,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定位已彻底改变。尽管面临市场环境改变,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优秀的经销商依然会逆势增长。

 

  行业专家剖析宏观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也是最大的商用车后市场,按照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年汽车后市场价值链要达到整个汽车价值链的55%(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商用车后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11月30日,在中汽配董事长王笃洋、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处长谢国平等领导开局引领下,本次论坛通过大咖主题分享和圆桌对话巅峰碰撞的形式展开了对商用车后市场热点话题、企业新型发展模式、市场最新发展动态的分享和探讨。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我们的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7%左右,汽车消费零售总额一直是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今年汽车保有量三季度已经达到了2.75亿辆,我们后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发展,零部件企业集群已形成,整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拓展国外市场已经落地,在出口区域市场,中国产业占有率达到50%,整车和零部件体系也都在走向国际,零部件也进入到全球配套体系。谢国平处长表示,在宏观经济和新基建投资、国三淘汰、治超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据统计,1-10月商用车总共销售420万辆,同比增长20.9%,成绩喜人。

  对于2021年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处长谢国平认为,有两个增量因素即宏观经济和车辆合规划将正向拉动销量,同时有两个减量因素,即国三淘汰收尾和新从业者的增量减少,综合分析,2021年商用车将高位回落。

  另据罗兰贝格数据分析,虽然疫情对202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整个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不变,仍具众多机遇。从美国佩卡81年掘金后市场的品牌及渠道战略举措,以及龙蟠科技为适应新市场而努力打造的专业化服务经验分享可见,商用车后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两年,随着大数据应用在商用车后市场逐渐落地,新服务平台企业迅速崛起。以中交兴路为代表的车辆运营大数据分析平台,以邦邦汽服为代表的商用车保险事故件理赔平台,以卡友地带为代表的车友社区平台、以共轨之家为代表的维修技师服务平台、以汽配云为代表的行业SAAS管理平台,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深入产业链各环节,对商用车后市场影响深远。

  会上,各方代表做了典型模式和经验分享,给行业同仁带来了新的思考。一系列的变化表明,随着大数据与互联网在后市场的落地,新服务平台性企业迅速成长,资本市场也将更加关注这一片蓝海,未来3—5年,商用车后市场必将迎来新格局、新气象。

 

  圆桌对话预判后市场走势

  2020年的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节奏,商用车后市场也受其影响,加速变革。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商用车后市场产业链各方有着怎样的“迷茫和痛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谋求新的发展?主题论坛上,围绕“生产、经销、维修”进行的三场圆桌对话,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品牌战略是零部件企业在后市场生存发展之路》的圆桌对话中,亚新科国际集团副总裁倪威作为特约嘉宾主持,与博世汽车售后商用车业务部全国销售总监李德强、瑞立集团资深副总徐本光、盖瑞特中国备件市场总监郭航、上海滨道副总经理周建兵、湖北回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安军,针对零部件企业如何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嘉宾们表示,未来零部件企业将面对诸多挑战,但仍存在发展机遇,一是排放标准快速升级,毫无疑问对相关的零部件企业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二是零部件跟整车的匹配,特别是零部件的发展更多要注意和重视我们的品牌以及知名度;三要紧紧抓住产业升级换代带来产品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要注重产品跟市场需求出发;四是数字化、多渠道化、渠道的复杂化等正在带来线下冲突化加剧,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形势、新市场,经销商转型升级的方向与策略》的圆桌对话中,汽配云创始人赵建国作为嘉宾主持与正大富通董事长沈忠华、运通四方副董事长郑智雄、临沂南跃董事长郁善涛、天津通兴总经理蒋昌军围绕经销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巅峰碰撞.对于未来3—5年的行业发展走势,对话嘉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沈忠华表示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未来的格局和企业业务模式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3-5年后绝对的分散一定是逐步集聚化发展。郑智雄表示,未来3-5年主机厂、整车厂会主导这个市场;互联网+线下平台将来是一个趋势;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清晰。

  郁善涛对未来3—5年的市场判断是大平台、大合伙、大联盟。蒋昌军则表示,供应链条扁平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商品储备结构变化导致经营结构变化,汽配门槛越来越高,将来有可能是主机厂,以及平台化公司推动行业发展,行业内出现头部企业。

  在《在市场格局与需求变化下,维修终端如何应对》的圆桌对话中,龙蟠科技营销总经理助理陈晓星作为嘉宾主持与大成连锁副总经理闫卫东、卡车人董事长陈志新、车畅行董事长傅爱华、站秒秒CEO无极围绕维修企业发展做了分享。

  闫卫东表示,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以养代修、以修代换,来降低成本;厂方、供方、服务方,再加上夫妻老婆店,所有的联合起来,才能发展壮大。

  陈志新表示,中国市场非常大,中国需求也非常复杂,小店不会被淘汰,但是要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内功从技术上、人员上、场地上、产品上把自己真正做到专业化,要加深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傅爱华表示,要增加客户量,唯一的办法要增加服务半径,通过驻场服务、协助服务、上门服务等等提高服务质量。

  无极则认为,专科化、连锁化、数字化将是汽修厂引流的核心手段。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