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爱无疆 机械工业行业首个“抗疫故事”集问世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7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编的《战“疫” 机械人在行动》一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对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广大机械企业展现出大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疫情,捐钱捐物献爱心;“逆行”疫场,征战建设工地,提供运输、装备、器材物资保障:保“抗疫”、保经济,率先复工复产,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战“疫”事迹。

  为“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面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将这些事迹加以整理,汇编成册,把履行社会责任、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机械工业企业精神进行展示。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企业责任与担当该书

  据悉,书中共记辑约120余家企业的近200篇抗疫报道,涵盖了机械工业的大部分子行业,以及大机械制造领域的兵器工业、航天工业轨道交通行业企业。沈新竹

  


附:代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企业责任与担当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

  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请首先允许我对过去数月失去挚爱的人们表示哀悼和慰问。

  很荣幸能够参加中国日报的新时代大讲堂。当下,正是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新时代大讲堂非常及时地给予了我们一个讲述企业在抗击疫情中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很好的平台。我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中国中央企业在这场艰难斗争中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关键时刻,中央企业挺身而出。众所周知,中央企业是我们国家最值得信赖和可靠的力量之一,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们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有许多人和事都让我永远无法忘怀。

  我永远不会忘记黄锡璆博士,一位来自国机集团,近80岁高龄的工程师,在“非典”时期,他曾担任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总设计师。为在武汉设计另外一个“小汤山”,他和他的团队孜孜不倦地做着案头准备工作。一接到任务,他们仅用了大约78分钟便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的设计方案。

  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建筑动员了成千上万名建筑工人,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是的,中国建筑及其建筑工人们,以中国速度,完成了许多人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永远不会忘记东航集团MU5000航班上的全体机组成员。在中国新年的除夕之夜,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度佳节之时,他(她)们正运送着首支国家医疗队前往武汉前线。紧随其后,中航集团和南航集团也加入其中。

  我永远不会忘记国机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船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和通用技术集团。在医疗物资十分匮乏的时刻,这六家企业从零开始,仅在几天内就制造出生产口罩和防护服所需的机械和设备。

  我也不会忘记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他们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正是因为他们的贡献,我们的“战士们”,那些受人尊敬的医生和护士才能够得到齐备的“武装”。

  我永远不会忘记央企所属医院的6万多名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疫情重创地区抢救生命,展现了伟大的仁爱精神。我永远不会忘记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他们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国药集团在(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给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免受病毒侵害带来了希望。

  在这里,有太多令人难忘的人和事要分享。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不仅是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也是一场经济增长的“保卫战”。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如今,他们已经完全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

  统筹资源,加强国际战疫合作。除了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中央企业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们协调资源,加强国际抗击疫情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国家提供急需的物资和援助,增强国际社会战胜病毒的信心。

  我们面对的病毒,不分国界。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强调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在这方面,中央企业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中央企业已经并将一如既往地履行好社会责任,随时准备着尽其所能为疾病控制和救灾工作做出努力和贡献。无论何时有需要,无论需求是什么,中央企业从不会辜负我们的依靠。

  最后,我要感谢各界朋友和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们,感谢你们对中央企业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全球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将我们的世界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可以安全地呼吸、自由地行动、幸福地生活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

  


前  言

  2020年1月23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重镇武汉,因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宣布封城。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对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场抗疫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展开。这场举国抗疫之战,惊天地、泣鬼神,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国之重器。机械行业的基础性和服务性造就的企业文化,使机械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每当灾难发生之际,机械人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国有难,担重任,责无旁贷”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民有灾,彰爱心”的优良行业传统,在抗疫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疫情之际显爱心。大爱无疆,广大机械企业,无论身处疫区还是远在祖国边陲,无论央企还是地方国企,无论民营、合资还是外企,都纷纷解囊相助献爱心,捐资金、捐防护用品、捐装备,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有的企业设置疫情防控专项基金、发行专项抗疫债券,建立防控疫情资金支持的长效机制,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有的企业捐助抗击疫情急需的大型医疗设备、专用车辆、空气净化装置……来自机械行业企业的援鄂抗疫之举,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抗疫保障显身手。在抗疫战场上,机械工业企业担负了设施、装备提供和保障工作。中国中元首席顾问总建筑师黄锡璆博士提供了“小汤山医院”的全套图纸;在救治医院的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施工机械不停运转,电工电器企业送来了空调和新风设备,加班加点保证抗疫工程电缆物资供应;为确保患者安全转送,汽车企业赶工生产负压救护车,有的企业突击研发转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千方百计满足抗疫工作的急需;有的企业提供抗疫物资运输保障车辆、物流仓储装载叉车、通用航空机场等。凸显了机械工业的基础性、先进性、通用性和不可或缺的产业地位。

  复工复产显本色。打赢抗疫阻击战,不仅是对疫情的全面控制,恢复经济秩序,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完成,同样是抗疫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面对疫情肆虐,机械企业积极组织抗疫急需机械产品的生产,开发急需防护装备及相关加工设备;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广大机械企业响应党中央号召,推进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它们有的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争分夺秒促生产、促发展,实现“首月开门红”;有的践行“同盟军”理念,创新供应链管理;有的为不误农时,迅速开展春耕机械生产;有的抓紧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机械工业的行业组织也积极开展调研,发倡议、提对策、通信息,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等等。真正发挥了抗疫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机械工业“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

  2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面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为此,我们用心收集了行业部分企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击疫情行动中的点滴信息,满怀敬意,还原时空,不加修饰地汇集成册,奉献给大家。希望通过这本《战“疫”——机械人在行动》,彰显机械工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企业精神;让我们通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文章,留下一份历史的记忆,记住每一个为抗疫做出贡献的机械企业和那里的每一位员工;让我们知道,这些企业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强大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经受住了这场史无前例大灾大难的大考,它们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终将过去,“抗疫故事”也将会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抗疫精神”将汇入机械工业传承的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长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让我们记住今天,把“抗疫精神”化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拥抱到来的春天。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2020年2月22日

  


江淮汽车持续驰援疫情防控

  2020年2月9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向安徽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再捐现金500万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至此,江淮汽车已累计捐赠现金1500万元,持续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江淮汽车再次捐赠500万元,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向奋战在阻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江淮汽车充分发挥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贸易关系及JAC意大利研发设计中心、JAC日本研发设计中心的优势,与全球经销商、合作伙伴、两大海外研发设计中心人员一起,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协助有关单位采购各类紧缺医用物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江淮汽车迅速组织各方力量,捐赠了5000只符合FFP2、FFP3标准的3M口罩,1200套医用防护服,并协助有关单位采购紧缺医用物资5万多件套,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战“疫”的最前线,已经封城的武汉生活物资告急,很多超市和蔬菜市场停业,市民无处购买蔬菜。1月30日,江淮汽车派出9辆格尔发重卡和1辆瑞风M6商务车组成的专业应急车队,10名员工在接受体温检测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后,将合肥市捐赠的300吨新鲜蔬菜及时运抵武汉。此去“逆行”500公里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意味着驾乘人员将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返程归来就要进行14天的隔离。这群江淮人明知要被隔离,仍主动请缨,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自疫情发生以来,江淮汽车旗下遍布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子公司、经销商、服务站等,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捐赠防疫物资、紧急运输生活物资、抢修运输车辆及组建应急车队供地方政府调度等支援行动当中。



  一直以来,江淮汽车积极履行和承担国企的社会责任,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19年,江淮汽车顶住了车市下行的巨大压力,成功实现盈利。尽管当前仍处于转型发展的压力之中,但此次面对重大疫情,江淮汽车责无旁贷,力争尽最大努力驰援国内防控疫情工作。 

  江淮汽车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全面支持疫情防控,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供稿: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全球采购防疫物资

  2020年2月18日,随着两辆负压救护车运抵广西,标志着玉柴驰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在前期全球筹集的紧缺医疗物资已全部到位。除负压救护车外,这批捐赠物资还包括9.5万只口罩、1万套防护服,以及一批护目镜,总价值近150万元。

  玉柴充分发挥国企担当精神,在对内构建防控疫情钢铁长城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海外渠道优势,积极发动印尼、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韩国、南非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玉柴驻外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经销商广泛筹集,并陆续采购到各类紧缺医疗防疫物资。



  2月3日,玉柴与印尼经销商共同克服印尼防疫物资市场紧张等困难,在当地全力搜集,成功采购到一批口罩、护目镜等珍贵的医疗物资,并第一时间打包发运。在飞机停航、物流运输极其不便等不利条件下,玉柴海外营销人员全程跟踪,反复对接寻求新路线,并最终顺利将物资运回国内。

  2月10日,玉柴在接到防疫物资的第一时间,将7万只口罩捐赠给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玉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2月12、13日,在哈萨克斯坦,玉柴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采购1万套防护服。在中国驻哈使馆的协助下,几经波折,该批防护服在13日和14日夜间分两批运抵南宁机场,连夜捐赠给了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除了口罩、防护物、护目镜等,负压式医疗救护车也是疫情当下的短缺物资。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员安全隔离转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由于其价格较高,并不是大多数医院的“常备武器”。为此,玉柴特别向合作伙伴金旅公司紧急订购了2台负压救护车,其中一辆已于2月18日无偿捐赠给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为缓解疫情期间口罩紧缺问题,保障市场供给,玉柴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原股份将与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单位在玉林共同建设首个N95防护口罩生产线。华原股份作为滤清器的专业生产企业,将利用其资源和优势承担生产设备和原料采购等重要工作。该生产线计划于2月底投产,生产的口罩将全部投入防控一线,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供稿:广西玉柴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公司 力保民生 勇毅逆行

“大考 大担当”——疫情防控在东风的生动实践(二)

  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抗疫之战。“战火”无情,来势汹汹。在湖北、在武汉,东风迎战的风险和难度空前。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竭尽全力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一切支援,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于大考中交出力保民生、勇毅逆行的“东风答卷”。

  ——千人千车,做社区民生保障者。2020年1月23日,为阻疫情蔓延,武汉人民果断以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英雄之城开启了逆境中的前行路。

  城市交通停摆、物流运输不畅,社区生活失去保障。全市网约出租车停止运营,居民生活出行、日常就医陷入困境。与时间赛跑的武汉,面临一道道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

  接到武汉市防指需求,东风公司党委迅速安排旗下出行企业东风畅行公司成立工作组。工作组即刻协调资源,运营调度、物资采购、车辆发运,多领域同时发力,为城市抗疫贡献力量、积极履责。在东风公司党委统一部署下,东风畅行公司连夜联络志愿司机,集结1000台车成立东风出行抗疫保运车队,承担占全市1/4共280个社区的民生保障和9个援鄂医疗团队的通勤服务。“东风GO”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成为社区民生的保障者。

  危难之中没有孤岛,东风以这样的方式并肩战斗,神龙公司等单位征集800套防护服,甚至盘点准备涂装车间防护服;东风本田筹集标准型白色有帽防护服400套、乳胶手套1000副、医用口罩1200只,第一时间送至抗疫保运车队志愿者手中。



  共产党员东风畅行公司总经理高立中,坚守车队服务一线,心系司机防护安全,他每天指挥调度,尽己所能协调资源。司机人手不足时,东风畅行领导干部、青年党员、退役军人等50人主动请缨,一个个红手印,是他们在请战书上立下的誓言。向抗疫一线出发,勇敢者、冲锋者们开启了一场以力保民生为重大使命的热血逆行。

  从封城到请战,陈琛驾驶一辆“东风出行”,载着医护和患者,穿越城市的伤痛与治愈。日常的告别,是每一次征程的开启。她说,只因我在这里生活了十一年。从社区到城市,官文刚奔走在药店、菜场和居民楼之间。等待防护物资的居民,是他每天无法放下的牵挂。他说,我不能退缩,我要为这个城市做点事情。从家门到街头,张少华行驶在寂静的春节之夜,她放声大哭,只因这是她从未见过的、消失了烟火气息的城市。巾帼司机志愿者之路,有她的丈夫同行,她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一线就是我的战场。因为有他们,社区与城市的“大通道”从未停息。累计在线超85万小时,累计运行里程近424万公里。数字从来不是冰冷的,东风人的付出,为其注入担当者的力量。而东风人收获的,是一段不负使命、无愧于心的征程。

  ——生命至上,做医护物资护航者。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奔赴武汉,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家国的人们,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当武汉市运力困难,医疗团队用车资源紧缺时,东风畅行志愿者们迅速集结,一支支车队载负重任,穿越寒冬。他们向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浙江援鄂医疗团队支援11辆医护用车,

  向定点支援雷神山医院的上海援鄂医疗团提供2辆医务用车,向对口支援武汉人民医院东院区危重病房的山东大学齐鲁医疗队提供3辆医务用车,向武汉协和医院西区支援8辆医护用车,为南京援鄂医疗队提供4辆医护用车。

  大疫当前,当全国各地大量医护物资送达武汉后,却又要面对交通停滞的问题。重要物资亟待第一时间交付,此时时刻,谁是城市的“摆渡人”? “红旗车队”迅速出征,力担医疗物资保运工作。危难与风险交加的战场上,风雨同舟的人,不分前方后方。陈杰的一天,从为自己加油开始。清晨五点,他到达配送第一站,在医院指定位置卸下医用物资。一小时后,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一天数百公里行程,除了买菜、买药之外,他挤出吃饭、睡觉的时间,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随时响应救急、救援、求助信息。除夕夜,汪洋发出一条朋友圈动态:今天不能给大家一一拜年,坚持在一线,我想为武汉出点力。这位东风出行客服中心负责人,连续坚持24小时在线,只为给前方保运车队提供后方线上保障。搭建应急小队,实时线上监控,东风出行快速解决行程中的一切问题。

  为保司机志愿者们安全,东风畅行医疗支援组为志愿者协调酒店,方便他们日常隔离;来源于劳模募捐、专项党费、工会经费的各项捐赠款超200万元;柚爱宝基金筹建,为一线人员提供支持保障。东风出行顶着巨大压力,主动免除旗下所有司机的运营车辆租金,减免春节前租车用户的延迟期租金。

  在东风,党员是通往胜利彼岸坚强力量的先锋。疫情刚一爆发,东风公司党委就将全体党员组织起来。各级党组织勇当火线上的中流砥柱,始终做到“疫情不退、坚决不撤”。封城后第三天,东风畅行以党总支名义,发起向一线冲锋的倡议。一支由公司中高管、90后党员、退役军人等组成的先锋队迅速建立,面对党旗,50名党员先锋庄严宣誓。

  疫情发生后,一封《给全体员工的家书》,如一声召唤,迅速凝聚起东风畅行员工们共克时艰的向心力。陈亮积极响应倡议,报名参加党员先锋队,驻点服务社区,他坚守岗位,竭诚担当,帮居民买药、接送病人治疗、护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在抗疫前线,陈亮面对党旗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物资采购小组长宋猛、物资配送小组长肖万宾、保运调动小组长李鹏等年轻党员也受到表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了更多人向党组织靠拢。“火线入党”仪式后,多名志愿者向东风畅行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回望这一年冬天,一个城市写下了荆楚大地穿越风雪、砥砺前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东风和东风人全力配合国家、城市抗疫,共同驱散疫霾,镌刻下勇毅逆行的闪光印记。(供稿: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一汽 共克时艰 迅速落实疫情防控专项基金

  

筹措设立专项基金,提高精准抗“疫”能力

  2020年1月2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携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捐赠170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全国特别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月1日,中国一汽携一汽-大众追加捐赠资金至8100万元,并成立“中国一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一汽抗疫专项基金”),坚决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截至2月28日,中国一汽8100万元捐赠资金已全部通过国务院国资委拨付至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一汽抗疫专项基金”覆盖全国21个重点地市和中国一汽帮扶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根据疫情严峻程度,确定了各地的捐助额度和捐助领域,包括医疗物资采购、医院后援基金、应急防疫车辆捐赠、医护关爱、困难人群救急等项目。

  

组织动员力量,采购防疫物资

  1月28日第一批捐赠资金到位后,中国一汽立即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医疗物资需求沟通组及应急采购组,在国内外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寻找有效物资,陆续采购消毒液60吨、医用手套25万副、消毒泡腾片10000盒、呼吸机150台、血氧仪500台、监护仪100台、消毒机70台、口罩20000只、防护服150套、负压救护车4台。在物流运输不通畅的情况下,积极沟通协调物流,以便保障医疗物资顺利送达。截至2月28日,已顺利向4省、10市(县)、15家医院及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价值375万元医疗紧急救援物资。



  

成立后援基金,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一汽通过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已经锁定捐助区域的21个重点地市中,选定武汉、孝感、黄冈、随州、襄阳、黄石、十堰、长春等16个城市的定点医院设立“中国一汽抗击新冠肺炎医院后援基金”,建立医疗机构抗击疫情的长效机制,持续向一线提供坚强支持。截至目前,已完成总额6340万元后援基金的分配,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随州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堰市西苑医院等10余家医院已完成资金拨付,并采购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仪、监护仪、有创呼吸机等专用医疗设备,支持一线疫情救治工作。

  

关爱医护人员,打好两场战役

  为落实总书记打赢抗疫扶贫两场战役的要求,一汽抗疫专项基金开展医护关爱活动,陆续向黄冈、襄阳、随州、长春、西安等地驰援武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发放关爱金1200余万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策划开展“齐心战疫 致敬逆行”专项行动,面向11个省(市)18000名援鄂医护人员发放关爱礼包,包括一封暖心的慰问信,一份来自湖北省国家级贫困县的优质农产品礼盒,一份红旗专属购车礼尊卡。该项行动一方面以实际行动感恩医护人员的坚守与付出,另一方面又支持了湖北省的消费扶贫工作,构建有温度、可持续的消费扶贫模式。该项行动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办的批准,并得到了国家卫建委扶贫办的支持。

  中国一汽始终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微医集团、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启动“微心战疫”公益项目,持续为医护人员及普通民众提供心理健康关怀。截至3月29日,“微心战疫”已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五千多人,提供各类心理服务71302人次。随着当前疫情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微心战疫”开启了海外版,为全球华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发挥企业优势,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中国一汽积极发挥企业优势,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联合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做好车辆消毒工作,加大“健康出行”支持力度。1月26日武汉市车辆管制后,中国一汽旗下的一汽出行武汉分公司快速组建了“特别爱心车队”,按照武汉市的需求和统一调度,为医护人员及市民提供免费出行服务。T3出行公司快速组建了400人的“特别行动车队”,按照武汉市的需求和统一调度,为武汉市民提供免费出行服务。在因疫情防控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其他城市,一汽出行公司、T3出行公司也组建“保障车队”,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做好应急出行保障。

  中国一汽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分、子公司也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汽红旗向湖北广水市疾控中心捐赠红旗品牌车辆2台;一汽-大众向襄阳、黄石、随州、成都等地疾控部门捐赠大众品牌车辆16台;一汽奔腾向长春市政府捐赠3台奔腾智能防疫车。

  英雄凯旋,必献隆礼。为了迎接战“疫”英雄,中国一汽移动出行事业部集结了“旗心致敬 英雄凯旋”红旗车队,以最高礼遇迎接吉林援鄂医疗队员回家。自3月22日首批援鄂医疗队返吉以来,中国一汽红旗车队累计派出7个批次458辆红旗车,圆满完成了吉林省1222名援鄂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的接机任务。



  中国一汽心系荆楚大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继续有序、高效地开展捐助、驰援等活动,持续发挥疫情防控专项基金及医院后援基金的作用,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供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国机集团 抗击疫情 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

  国机集团捐赠3000万元驰援湖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和担当,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安排部署,积极作为、快速行动,努力担当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月28日,国机集团向湖北省捐款3000万元,以国机大爱和守望相助精神助力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成功发行20亿元疫情防控债

  2月28日,为进一步支持抗击疫情、保障企业发展,国机集团抓住市场时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成功簿记发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20亿元,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各类防疫生产投入,保障企业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彰显国机集团作为“国家保障队”的央企担当。



  本期疫情防控公司债券期限为3+2年期,最终发行票面利率仅为3.02%,创2017年以来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最低,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国机集团的高度认可。

  

集团企业各尽所能助力防控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防控物资保障的七家中央企业之一,全集团有20多家下属企业投入到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和研发、服务工作中。发挥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国机集团为疫情地区应急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病毒检测关键光学器件,提前开始紧缺的口罩、防护服原材料无纺布的生产,为抗击疫情提供助力。(供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