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高新区版块建设正式启动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8
分享到:

  9月30日上午,合肥高新区举办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首批改革创新举措"启动仪式,正式启动"自贸区服务专窗"、"自贸区新经济应用场景"、"自贸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这标志着合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出席启动仪式,并发布了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的区域范围和功能布局。安徽省、市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建好自贸试验区 合肥高新区拥有四大优势

  一是创新能力全省领先。集聚了中科大、中科院大量的科技资源,量子创新研究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中科大新校区、国家天地一体化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在区建设,拥有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3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汇集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200余家,全区R&D占GDP比重达9.1%,万人发明专利数375件,专利申请授权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了"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以及省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信息安全四个重大战新产业基地等。目前,中国声谷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过900家,中国安全谷集聚企业超过100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超过200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企业超过200家。

  三是高端人才加速汇聚。实施"江淮硅谷"、"名校引才"等人才工程,全区拥有各类人才超过2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70%以上,拥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53人、高层次人才团队164支,占全市的40%、全省的五分之一。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为全球人才集聚提供"首站式"、"一站式"服务,在园区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3000多人。

  四是金融资源高度集中。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基金大厦、线上"金融超市"等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载体平台,集聚了省、市及有关重点企业股权投资基金180余支、资金规模突破2100亿元,并自主设立和参与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29支、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为企业提供天使投资、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创新贷等全方位、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区内聚集了银行、券商、担保、小贷、资产评估、金融服务公司、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100余家。

  

区域范围31.43平方公里 强化"一体两翼"功能布局

  合肥高新区块共31.43平方公里,将充分发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与自贸试验区"四区叠加"的联动优势,强化"一体两翼"功能布局。

  "一体"为创新驱动核,主要布局在创新大道以西,分为三个区域,原始创新核心区布局量子创新研究院、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高端研发创新区布局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国盾量子等高科技企业;新经济产业孵化区布局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中安创谷等产业聚集区,发展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伏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经济产业集群。

  "两翼"为产业集聚带,主要布局长江西路以北和习友路以南。"北翼"为高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拥有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安徽(合肥)侨梦苑,以及大陆马牌轮胎、长安汽车、维天运通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南翼",为智能家电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围绕格力、美的及相关家电核心配套企业,聚焦数字化赋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自贸试验区高新区块”将打造"三大特色领域"

  在9月30日的启动仪式上,合肥高新区正式启动"自贸区服务专窗"、"自贸区新经济应用场景"、"自贸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据介绍,目前合肥高新区正在加快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初步考虑是打造"三个特色领域",实现"六个更大突破"。

  其中,"三个特色领域"包括:

  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计划",围绕政务服务、要素成本、生活配套、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法治人文六大环境,明确26类目标任务、107项具体工作,加快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构建"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等,力争三到五年内,成为全国高新区创优营商环境的引领者。

  二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持续建好合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展量子信息、类脑科学、基因诊疗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充分挖掘中科大、中科院等资源,积极引进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区落地转化和产品化、产业化。

  三是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实施以高成长企业培育、创新平台提质提效、"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壮大、"爆品"企业发掘、"领航"企业家培养等为内容的企业"掘金计划",力争五年内,形成3000-5000亿元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500亿元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智能穿戴产业集群。

  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合肥高新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发展为目标、以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制度性创新成果,努力建成营商环境一流、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投资贸易自由便利、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自贸试验园区,为全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贡献高新力量!

 

链接:

  合肥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4月,合肥高新区被科技部正式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国家队,并连续6年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保持前十,稳居第一方阵。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