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发布会第五场。截至2019年,铜川实现全市整体脱贫,3个国定贫困区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1.2%降至0.62%。
“目前,剩余1737户、2594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介绍,脱贫攻坚中,铜川聚焦“两业”、“两房”、“两非”,以及教育、健康、农村安全饮水等关键,在精准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长效建章立制,出台了8个巩固提升的方案,力求脱贫结果扎实过硬。
扶贫与扶志扶智同向发力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以扶贫扶志“五化”行动为引领,以让贫困群众更容易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打出“志、智”双扶“组合拳”。
在“扶志”方面,铜川市探索出了耀州区“八星励志”追梦小康、宜君县“五好新风助脱贫”、印台区“一强四好”树标杆、王益区“六比六看”立德扶志等经验做法,有效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先后涌现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全国自强模范”王军侠、“中国好人”李文强、用嘴唇打字做微商感动了一座城的海浪姑娘等一批先进典型。
并组织开展 “扶贫扶志助力脱贫”文化演出走基层活动,每年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超过400场,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文化大餐和精神动力,让贫困群众的幸福感更深入人心。
在“扶智”方面,铜川市建成市县村三位一体的定点培训机构体系,探索出了农民培训农民的“郗家塬模式”,分区域、分产业、分专业开展技能培训,组建6支拔尖人才服务团,采取“人才+技术+项目+产业”的方式进行科技帮扶,让贫困群众学技能、强本领,打牢稳定脱贫的基础。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我们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来抓,狠抓“产业发展、技术帮扶、主体带动”三个关键,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现了“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铜川市副市长白崇军表示。
铜川市坚持品牌引领、园区支撑、市场导向、质量为本,围绕“3+X”产业战略布局,重点发展以苹果、樱桃有铜川特色的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使贫困户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近年来,“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耀州黄芩”“耀州花椒”“孟家原桃”“宜君玉米”“宜君党参”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的品相、品质、品位不断提升,形成了铜川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据白崇军介绍,铜川市在技术帮扶上实施全覆盖,累计培训2万户、近4万人次。全市174个贫困村共派驻产业指导员494名,实现了产业发展指导员贫困村全覆盖。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方面,全市174个贫困村都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引进了海升集团、陕果集团等一大批扶贫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吸纳贫困家庭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铜川市有经营性收入的村达到280个,占总村数的77.99%,较改革前增长了4倍,贫困家庭户均增收2400元以上,较上年提高了40%以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