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分析
邹健 李敏 傅凯文
新余市新钢公司检测中心
编者按:
在经济发展之下,工业化与机械化不断优化和完善。但是,在制造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将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引入其中十分必要,可为原行业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起步较晚,且研究力度不足,应采取多样化发展措施,引导工程机械朝着智能、信息、集成的方向发展。
背景
1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概况
当前,受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制造业在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中受到重重阻碍,发展速度缓慢。许多大型工程机械均是从欧美国家引进,且大部分机械设备是被西方工业强国垄断。与国外智能化设备相比,我国设备的科技含量远远不足。究其原因,我国在工程机械方面的起步较晚,科技人员对此方面的重视度不足。直至进入21世纪后,我国才逐渐认识到机械智能控制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强该方面的软件研究,但因缺少高素质编程人才支持,导致许多操控软件还需要从国外引进,无法实现国内自主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技术智能化发展步伐。
主要措施
2工程机械智能与信息化发展措施
在新时期背景下,制造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势必要积极引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推动工程机械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2.1与5G通信网络相结合
在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一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机械企业开始引入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产品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打造一系列智能产品,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捷服务与应用价值。在发展过程中,机械行业应与5G通信网络相结合,共同促进5G在机械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众多5G智能产品。因5G通信网络具有低时延、高安全性、高宽带等特点,可与远程驾驶有机结合,通过车联网平台构建应用场景。在未来的发展中,5G的应用可使操作更加精准高效,支持设备自主作业,缩减人机之间的通信延迟,迎来机械行业新业态。例如,由华为和三一联合研制的5G遥控挖掘机正式呈现出来,利用5G网络,工作人员可操作千里之外的挖掘机作业,使挖矿难度显著降低。搭载5G系统的遥控推土机可在无人驾驶情况下完成铲土、推土与装卸等操作,实现精准高效施工。
2.2创新机械技术类型
在工程机械发展中,机械技术的类型与应用范围也应不断扩大,主要包括信息检测技术、信息转发技术与智能处理技术,具体作用如下表1所示。对于检修技术来说,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通过传感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压力、重力、流量变化率、压力变化率等指标,对加工中机械生产部件进行控制;对于转发技术来说,可利用微型计算机对弱点信号进行处理,采集传感器中的强弱信号,利用控制器将弱信号放大,进而控制机械加工部件;对于智能处理技术来说,其在工程中占有主体地位,可利用网络技术对机械生产进行控制,并且是对单一零件到整机的综合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利用模块化技术对不同模块中的部件组合起来,实现各类部件的同步加工。
2.3引入一体化操作技术
该技术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引入智能化技术,由此实现一体化操作的目标。在工程机械应用中,可利用智能化控制实现自动换挡,该技术的应用可使设备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对施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体化技术应用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达成操作目标,一种是电液式,主要是指利用智能控制程序实现设备内部参数转换,并将智能程序下的命令参数传递到自动换挡装置中,完成智能换挡目标;另一种是液压式,利用液压方式对设备内部参数进行调整,将其变成电动信号,由此实现智能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前一种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2.4明确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械智能与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信息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使机械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自我感知、自动控制功能,将其归入智能机器人范畴。在科技发展之下,新一代机械逐渐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且还在网络智能化基础上构建协同控制系统,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目标。具体趋势如下:
2.4.1智能化。在工程机械中,主要利用计算机微控制器采集信息,再利用感应器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接受操作者的相关指令,通过核心控制策略开展智能分析与判断,将控制指令输出,精准高效地对执行元件进行控制,使其顺利及时地做出反馈,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智能控制主要为:传动控制、发动机控制、空调系统管控、计量系统控制以及相应的机械专业核心控制。
2.4.2信息集成化。工程机械信息分为售前与售后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产品销售之前自身带有的全部信息,这也是产品品质保障的先天因素;后者是指产品售出后,在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的信息,如运输、使用与保养等等,这属于产品质量的后天因素,一般起决定性作用。如若工程机械信息得到有效集成,且读取较为便利,则对其后续使用、管理、维修与专卖评估等均具有较大便利,可使各方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后记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工业发展之下,制造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5G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促使工程机械更加智能灵活,拓展机械技术类型与功能,使其为各个行业的信息集成、智能化控制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当前时代发展潮流相符合,促进机械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选自《中国机械》2020年第14期。
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机械》杂志。
联系电话:010-67410660、67410664
欢迎投稿!邮箱:zgjx2020@qq.com。本刊栏目设置如下:
【本刊特稿】
【工业设计】
【汽车及零配件】
【航空航天工程】
【石化机械装备】
【增材制造与机器人】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机械基础设备与材料】
【电力电气与机电工程】
【工程机械与农机】
【融资租赁与物流】
【现代机械与科技】
【医疗器械与健康】
【质量安全标准】
【仪表仪器检测】
【机械工业教育】
【综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