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

“三聚”硬核举措 奋力夺取“双胜利”

发表时间:2021-02-28 00:51
分享到:

通讯员 许媛媛 吴晓倩

 

  今年上半年,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克服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20%;全社会固投同比增长超10%。同时,在全市率先创新启动“云招商”模式,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开门红”,完成“双过半”,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余个,投资总额超400亿元,为全区奋力夺取“双胜利”提供强有力支撑。

  

聚合地标产业高地

  打造“智能制造新城”。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浦口经济开发区抢抓南京市打造集成电路“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重大机遇,先后创成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省特色创新(集成电路)示范园区。

  产业集聚度高。集聚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企业240余家,占全市1/4。2018、2019年产业分别实现营收增长400%、161%,产值占全市1/3。上半年,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实现营收超4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链条完整度高。基本形成“设计环节有集聚、制造环节有龙头、封测环节有影响、配套环节有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整体产业链趋于完整。

  品牌标识度高。先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创新创造平台,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共享服务。针对集成电路设计型企业,已建设科学城、智慧谷等高标准载体,预计2020年底园区科创载体累计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高端交通装备产业方面。形成以南京依维柯等为龙头,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研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共集聚40余家企业和项目。在已有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上,对轨道交通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将产业触角延伸至航空航天领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预计今年产值突破60亿元。

  

聚力营商环境氛围

  浦口经济开发区作为浦口区重要产业平台和经济功能区,为提升园区企业服务水平、提高手续材料报送和审核修改时效,开发区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切入点,于2018年11月成立了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完善园区配套、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为工作目标,旨在打造“跑腿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2019年12月,开发区成立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为企业指定的“企业管家”,在了解企业需求和问题后形成工单,通过小组各成员部门分头对接、对口办理,办结后统一反馈给企业。此外,建立常规性联络机制。落实具体人员作为“企业管家”,企业需求、数据等信息统一由管家上传下达,高效为企业提供专人政企对接服务。

  目前,小组配备的企业管家已基本做到对园区重点企业全覆盖,陆续为台积电、天水华天、清华同方、知豆等重点企业提供专人定制服务,解决审批代办、生产经营、生活配套等多方面问题。

  为更好地优化园区配套,开发区引入“第三方服务”,储备环评、能评、节地评价、知识产权、科技人才、会计法律、金融创投等方面第三方服务专业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开办、开工建设、生产发展等全流程的配套服务。与此同时,“用芯办”政务服务APP已进入测试阶段,使用设计上,纵向以企业设立、发展、注销等全生命周期为轴,围绕注册、立项、建设、融资、项目申报等全环节、全过程提供线上服务;横向以企业和员工“安居”、“乐业”为轴,围绕“生产配套”、“生活配套”两大方面提供服务讯息,全力打造“企业全需求服务系统”。

  

聚焦城市片区规划

  打造“产城港融合新城”。近年来,开发区积极推动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相互匹配,力争早日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一是城市功能板块成片开发。位于城市板块核心区开发区科学城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苏杰学校、书人学校等设施相继投入运营;地铁S3号线、人才公寓等高质量生活配套服务相继投用;与南京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桥林地铁小镇,也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二是港口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聚力将开发区七坝港区打造成为港口运输和现代物流集聚地,目前已建成码头岸线1517米,共建成11个码头泊位;物流园区已落地6个物流仓储产业项目,开发区将充分发挥七坝港物流园区区位等优势,打造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加快申通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多式联运物流、保税物流、供应链物流及城乡配送物流。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