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托数字视网膜技术 博云视觉助力纺织业智能改造

发表时间:2021-02-28 03:42
分享到:

随着第四次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涌动,在劳动力成本提高、产业转型、政策支持、技术支撑这四大引擎助推下,近期智能制造领域取得多项进展。作为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博云视觉也依托数字视网膜技术标准体系展开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实践。

 

数字视网膜牵手智能制造

如何理解数字视网膜?它对智能制造有什么意义?

“智能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感知。”博云视觉创始人陈杰博士介绍,从人工智能落地应用来看,感知智能化是运用数字视网膜技术标准体系,融合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借鉴“人类视网膜同时具备的影像编码与特征编码功能”这一生物特征,研究、设计一种更高效的基于实时视频应用体系,即数字视网膜应用体系,简称为数字视网膜。

据了解,借助数字视网膜技术,可以打造以视觉感知为基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平台,为安防、交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视觉搜索与分析解决方案。目前,面向智能化业务场景,基于数字视网膜基础平台和“端---用”系列产品生态,博云视觉正在打造软硬件一体化产品,通过端到端软硬结合产品解决方案为制造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化升级服务。

助力纺织业智能化转型

现阶段,中国的纺织技术仍然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制作,部分传统工厂的自动化现状基本表现为产线缺乏端到端的一体化建设、设备间脱离不开人的衔接、无法实现无人化产线,从这个角度看,传统纺织向智能化纺织转型成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实体经济工业化生产的新革命,未来,纺织产线无人化将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博云视觉携手战略伙伴共同开展传统验布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将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据了解,20206月,博云视觉的新一代智能验布机——智多猩首次亮相深圳针织博览会,开始为纺织行业产品的智能化改造添砖加瓦。现场信息显示,该产品展位吸引了来自纺织领域从业者的围观体验,获得了行业精英的重点关注。  

 

陈杰表示,自开展智能验布项目以来,博云视觉基于公司主导制定的ISO/MPEG CDVA国际标准技术,进行了近30万米、100多种布匹数据采集,形成了独有的布面疵点高精度检测算法,打造了国内唯一一款可检验色差的产品。“我们的核心算法技术具备自学习技术,在复杂面料环境中,可以让机器自主思考,越学习越智能。产品使用了未来最具潜力、难度更大的面阵检测法,可实现折痕等纵深性疵点及色差的检测能力,面对百亿级别的图像特征提取、处理,可实现毫秒级近乎实时的响应。”(本报综合)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