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陈俊岐
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苏陕扶贫协作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及2020年工作进展情况。自2016年以来,在苏陕两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进下,苏陕扶贫协作不断拓展深化,苏陕扶贫协作协议和合作项目持续落地见效,有力加快了陕西脱贫攻坚步伐。
据介绍,总体工作高位推进,扶贫协作项目有效实施。2017年以来,苏陕两省每年都坚持高层互访,并召开省级联席会议,深入研究扶贫协作工作。2016年至2019年,江苏省各级累计投入财政援陕资金46亿多元,支持扶贫项目3400余个,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6万人。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的女娲凤凰茶叶现代示范园区,是平利县2018年苏陕扶贫项目,苏陕扶贫资金投入60万元支持了茶园改造;2019年,苏陕扶贫资金投入80万元,支持了平利县三秦电子有限公司、康士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升级改造,带动锦屏社区78名贫困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干部人才交流不断深入,产业合作成效显著。苏陕两省还不断加强人才交流,有效促进了两省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2016年以来,陕西省先后选派1529人次党政干部和8384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赴江苏省挂职和交流学习。江苏省先后选派293人次党政干部、3662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来陕挂职和交流经验。2017年以来,苏陕两省协作,吸引487家江苏企业来陕投资参与扶贫,落地投资额105亿元。苏陕两省还推动共建富丹产业园等10家苏陕产业园区,引进项目39个,总投资71.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2.2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937户5645人。与此同时,苏陕两省还深入开展消费扶贫,仅2019年,江苏省各界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陕西贫困地区农产品达到2.36亿元。
劳务协作顺利开展,结对帮扶持续深化。2018年以来,苏陕劳务协作共帮助近1.41万名陕西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就业,2.05万名陕西贫困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就近就业。江苏省52个经济较强的县(市、区)与陕西56个贫困县(区)结对,实现了携手奔小康结对全覆盖。截至目前,苏陕两省实现镇镇结对301个、村村结对386个、企村结对180个、学校结对388所、医院结对119家,并开展了实质性帮扶。
在疫情防控协作上苏陕彰显深情。1-5月,江苏省累计向陕西省捐款捐物1935.88万元,捐赠口罩116.99万个,手套1.81万副,防护服8936套,测温仪530台。同时,在对口帮扶市县工作组协调下,年产1亿只口罩的康利华医疗用品公司落户商洛市商州区,成为该市口罩产能最大的生产厂家。积极推动苏陕扶贫项目复工复产达产,在省领导的关心部署下,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等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省级部门协调会、市县工作视频会、项目推进会等,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带贫效益。截至目前,2020年计划实施的1234个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已开工1158个。在省领导亲自协调下,两省在畅通物流渠道、优化发展环境、减税降费、租金减免、出口退税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截至5月底,江苏援建的223个扶贫车间已复工204个、复工率达到91.5%。非常时期,再次见证了苏陕两省“好兄弟”“好战友”“好伙伴”的协作情谊。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苏陕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认真落实苏陕两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苏陕扶贫协作工作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整合苏陕扶贫协作各类资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仗。一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动复工复产;二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借力江苏优势产业,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三是不断强化苏陕劳务对接,竭力提升服务质量,持续稳定脱贫就业;四是加强平台建设,畅通消费渠道,持续强化消费扶贫;五是紧扣决战决胜主题,系统梳理先进典型,讲好“苏陕故事”,唱响苏陕携手共奔小康的乐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