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
《能源法》要为“能源革命”设定总体目标和时间表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能源革命”是近年来提出的,唯一提升到“革命”高度的产业系统改革思想,能源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能源法》的制定可为“能源革命”战略思想落地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能源法》,是以法治形式落实总书记 “能源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一步。
两会期间,针对《能源法》相关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能源法》要为“能源革命”所展望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设定总体目标和时间表,尤其要设定碳排放净值为零的长远目标。《能源法》要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做出具体的界定,并设定中长期目标。目前中国在《巴黎协定》中已经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峰值。但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折旧期通常数十年,如果不提前数十年明确碳排放净值为零的时间点,就不能有效约束化石能源资产的投资,进而造成未来大量新增能源资产的搁浅,同时也将挤占绿色能源的发展空间。
第二,《能源法》要为可再生能源设定长期目标和路线图。《能源法》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持续提升的比重、绝对数量和时间表,可以为我国能源有序发展营造法治空间,指引相关方针、产业政策、电网规划和能源市场化规则的制订。《能源法》不仅要纳入中国《巴黎协定》承诺的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这一中期目标,更要设定能体现“能源革命”根本特征的长期目标。
第三,借助《能源法》的引领,培育全球领先的十万亿级的智慧绿色能源战略产业。“能源革命”是孕育绿色经济的巨大机遇。中国若能越早向零碳坚定转型,将能越早在全球绿色产业中占据引领位置。快速进步的技术将使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领先,不仅能降低经济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而且可以帮助中国引领产业变革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在2050年,风电和光伏将在发电领域成为新的煤炭,动力电池和氢燃料成为新的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的电力网络。人类至此进入一个美好能源时代,实现总书记“能源革命”的伟大战略构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