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迎战气候变化 企业肩负绿色发展重责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6-08 16:08
分享到:
  “今天这个会议叫气候中国峰会,关心气候,首先要了解一个报告,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那么,什么叫IPCC?什么是第五次报告?”
  作为今年9月联合国气候大会的预备会,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6月26日在京主办了第二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会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开宗名义地抛出了IPCC第五次报告这个关键词。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在解读IPCC第五次报告时强调,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备受瞩目。业界普遍认为,中国达不到排放峰值的时候,全球就达不到排放峰值。事实上,即使中国达到排放峰值,全球也不一定达到峰值。要实现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的目标依然很困难。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视频致辞中强调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绿色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来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官员及中国业界的代表一致呼吁,作为社会公民,企业应更积极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
  绿色变革科学决策
  李俊峰解读IPCC报告“由来”时指出,气候变化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在1972年就发布了首个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从那时开始,大概每隔六、七年就出一份评估报告,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适应气候变化要采取的措施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结论告诉政治家们,告诉决策者们。
  “第一次、第二次的评估报告推出了1992年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第四次评估报告出来的时候推出了2007年巴黎路线图,企图在2009年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但事实上,哥本哈根的协议最终没有真正的出来。”李俊峰透露,在今年5月份,又发布了IPCC第五次报告,它试图于明年年底在巴黎推出一个全方位解决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
  那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讲了什么?李俊峰表示,这个报告里面谈到,首先大家都承认最近的气候变化在不断加剧,并且成因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燃烧大量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气侯的变化,并且气候变化和我们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浓度是正相关的。这里面给了几个很关键的数字,1992年的时候,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200亿吨左右,去年年底接近400亿吨,大气浓度在1992年是280多个PPM,去年接近400个PPM。由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减排的目标。
  IPCC第五次报告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没给答案,所以,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国际谈判的焦点。“我们怎么去减排?怎么实现目标?小国怎么做?大国怎么做?大的发达国家怎么做?大的发展中国家怎么做?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中国,全球好多人都是这么认为,在中国达不到排放峰值的时候,全球就达不到排放峰值。我认为,还要加一句,即使中国达到排放峰值,全球也不一定达到峰值。”李俊峰表示,还有一批落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巴基斯坦、埃及这些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特别是印度有十多亿人口,孟加拉也有几亿人口,这些国家“起来”的时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要实现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的目标,至少是停止增长,然后再减排,现在来看都是很困难的。
  “大家希望在2015年达成一个新的协议,这个协议能不能体现公平,能不能体现差别,每个国家有什么贡献,有一个什么样的减排目标,2030年怎么样,2050年怎么样,能不能确保2℃,这些都是今后谈判中的热点。”李俊峰强调。
  绿色发展能效倍增
  即便困难重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中国企业界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并受到了国际业界的认同和赞赏。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石化等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高度赞誉。
  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轮值主席、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我们意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绿色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但可喜的是中国的先锋企业和行业组织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落地生根,关注气候的责任植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当中,已经成为现实。
  傅成玉表示,希望通过会议交流和经验分享,带动更多的国内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响应政府号召和国际社会呼吁,紧紧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推动重点行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做关注气候和绿色变革的典范。
  践行低碳企业履责
  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前景,号召企业做美好世界的建筑师。
  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德成说,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经济增长7.5%左右的条件下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9%的目标,需要中国政府、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的先锋企业和行业组织已积极行动起来,将绿色发展与关注气候的责任植根于企业发展战略中,不仅要把开发利用低碳技术纳入日常工作,更要在日常生产运营中时刻积极践行低碳理念。”
  李德成表示,企业要敢于担当,采取更加自觉和主动的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作用。企业要树立低碳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企业发展模式;要加强绿色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依靠科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乔治·科尔说,在全球范围内,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实现良好的企业治理已经成为主流。如果这三个方面不能做好,企业将很难取得成功。
  环境表率企业标杆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兼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办公室主任成亚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上市公司理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履行环境责任方面做出表率。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介绍,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持续的追踪和梳理,发现近年来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意愿持续显著提升,2012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586份,比2011年增长了11.5%,2013年为658份,较2012年增长了11.15%。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尝试以各种方式履行社会责任。
  为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履责水平,王建宙向所有上市公司发出呼吁:进一步关注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人民的健康生活,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考虑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否会产生污染,是否浪费了资源,是否会影响人的健康,绝对不能为了企业自身利益而影响了环境。
  二是企业要利用自己的特长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通过创新推广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各种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特别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的信息技术提供各种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的应用。
  三是企业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发展,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消耗了资源,影响了环境,而且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成本,依靠创新、依靠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能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取得好的效应,创造新的价值。
  王建宙强调,上市公司要承担为投资者、消费者和员工创造价值的责任,上市公司也同时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的责任,只有那些既对投资者负责任,又对广大公众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关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是被大家尊重的企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不仅是对企业、对股东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子孙万代负责。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