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两会】王茜:优化经济社会智慧预警管理制度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1-02-28 00:4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过程中,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码、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在线教学等,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我们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深化信息技术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智慧管理融合应用的制度建设,以更加精准、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手段,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科学有效进行经济社会早期预警和预期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涉及14亿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科学全面、可持续地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茜表示。

  

  为此,特别需要转危为机、需求导向,优化网络强国政策制度环境。王茜建议,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联合,统筹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将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作为有效抓手,进一步优化政府预警管理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等在线协同应用。

  一是围绕政策制度环境优化,巩固深化疫情期间在线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疫后经济复苏、全面提升重点行业和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线上应用水平的指导意见,建立网络强国、信息经济等政策制度实施评估机制,每年定期发布评估报告,促进政策落地,不断提高信息网络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水平,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是围绕产业链安全,建立健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保障供需目录清单和监测平台,鼓励重点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结合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研究建立重要物资生产指数监测体系,基于大数据动态优化企业高质量生产的政策支持和实体保障。打通政府相关各类企业监管平台数据,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为企业生产运行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行政审批、技术咨询和“走出去”综合服务。

  三是围绕常态化精准防控,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疫情大数据国家实验室和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全国平台,积极推进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医疗、药品、交通、人口、物流等数据资源的跨部门、跨层次、跨地域的可信安全共享交换。依托居民身份安全识别,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关联应用,推进全国权威统一的“健康码”等各类防疫便民服务应用,支持公民跨区域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精准及时预警和回溯风险信息,真正实现疫情防控的闭环管理和常态化科学防控。

  四是围绕医防结合,持续强化互联网与卫生健康深度融合,将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含全国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快速识别网络体系)、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和整合社会网络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作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的重点内容,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预警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区域互联网卫生健康服务监管平台和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健全远程医疗、远程影像、远程病理、居家医药咨询等技术质控标准与新型支付保障机制,持续优化预防、治疗、康复等全链条卫生健康技术服务结构,培育新型卫生健康服务业态、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高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